近段时间,玫玫家的大宝总是很“敏感”。当二宝哭闹,玫玫温言细语哄睡孩子时,大宝会过来直接告诉她:“妈妈,你最近对妹妹总是很温柔,但是对我却很凶。”
幸运的是孩子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妈妈也能听进去,进而开导姐姐。
这足以说明“安全感”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当孩子缺乏“安全感”时,需要我们及时的排解,而追根溯源的话,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安全感”是怎样丢失的。
1.对比打压式
玫玫家的大宝有这种情绪,是因为家里家外总有人把她与妹妹相比,让姐妹俩陷入了对立的局面。虽然,此时的妹妹还不会说话。
一方面,家人要姐姐让着妹妹。另一方面,在姐姐犯错时,有意无意地述说妹妹乖巧。这种大人无意识地对比打压姐姐,让姐姐的焦虑感备升。
2.平衡孩子之间的关系
亲戚家的二宝出生后,大宝比以前更加的调皮捣蛋,他会在客厅做出一些吸引大人的举动,邀请妈妈和他一起玩游戏,更加地黏妈妈,并把二宝推给爸爸说:二宝想爸爸。看着孩子小心翼翼地讨厌大人的模样,其实心里并不好受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情感引导了,观察并引导孩子,一起来解决这种问题。
3.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
当孩子摔倒之后,有些大人会在旁边说:“不痛,不痛,自己起来,真棒!”这时候其实我们就忽视了孩子的内心,孩子看似坚强了,实则,他们只是把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隐藏得更深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