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小时候都古灵精怪,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会用特别的眼光去对待身边的一切。那么如何让小孩子把这些特点转化成优点,成为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同时转化为写作的思路,提升写作能力呢?
《第1名侦探》一套书完美地诠释了孩子如何利用自身优点去成就自己。看到书名“侦探”,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像侦探柯南如何破案的书籍,其实不然,主要讲书中的主角宝贝儿在学校期间帮助同学“破案”的故事,书中宝贝儿的勇敢果断、聪明伶俐、逻辑思维、善良可爱深深的打动了我。
作者徐然,本名徐涛,儿童文学家,悬疑推理小说家,写作七年间,著有《共生》、《逃亡的苏溪》、《天使制造者》等悬疑推理小说,另著《少年瑞》、《小侦探贝奇》、《娃族传说》等多系列的儿童文学作品。
《第1名侦探》一套书10本,每本从三个维度展开描述,一方面写主角宝贝儿在学校期间帮助同学,不断去“破案”的故事,一方面是总结故事,提供写作素材库,帮助孩子学习成语造句,最后是大作家的10堂作文课,每一堂帮助孩子如何去巧妙构思写作题材,解决孩子不会写作的难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揭开三个维度的迷雾,让孩子爱上此书,让家长解决孩子的烦恼。
一、侦探故事,让孩子学会侦察能力
一套书中,每本书大部分篇幅主要讲述一年级宝贝儿侦探的故事,作者利用学校常见的故事、精美的插图以及简单易懂的语言详细的描述了宝贝儿如何在学校“破案”,成为学校鼎鼎有名的第一名侦探的。
也就是利用这样的故事,教会同龄孩子们善良勇敢、做事果断、逻辑清晰,成为一名热心帮助同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本开篇“你是谁?”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宝贝儿从幼儿园升级到一年级的第一天,帮助同学“肉圆子”找班级的故事。
家长们试想一下,如果是你的孩子?一年级第一天,来到新的班级会不会很陌生?甚至有想回家的冲动,而宝贝儿不仅主动要求当班长,还积极帮助老师解决同学找不到班级的问题。宝贝儿的大方勇敢、乐于助人的样子正是同龄孩子们需要学习的。
故事中,宝贝儿带“肉圆子”利用多种方法去找班级,因为“肉圆子”害羞,来到陌生的地方害怕,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和父母的联系电话,说话爱咬舌头,吐字不清楚,写字也像鬼画符,所以宝贝儿主动帮助他。
一开始,宝贝儿带着“肉圆子”从一年级一班开始找,她知道每个班级分班人数是45人,所以她来到一班直接数人数,一班人到齐,显然“肉圆子”不是一班的。
紧接着来到二班,二班人数44人,少一人,宝贝儿带着“肉圆子”站在讲台上问大家认识“肉圆子”吗?没人回答,显然不是,因为每个班级有一半的是幼儿园同班同学分到一个班的。
就这样,宝贝儿带着“肉圆子”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找,最后到六班时,班上有一名叫“酸奶”的同学是“肉圆子”的好友,只听“酸奶”说他好像分到我的隔壁班,不知道是五班还是七班。
宝贝儿知道了这个线索后,拉着“肉圆子”来到了七班,向七班的班主任拿到名单,一一对应,其中看到“尤远梓”时停住了,谐音刚好是“肉圆子”,正好对应上了。七班的老师也说他们班少一位同学没有报道。最后经过核实,“肉圆子”的确是七班的同学。
经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宝贝儿乐于助人的态度,以及超强的判断推理逻辑能力,她在学校做的一系列事情得到大家的认可,她的性格品行也值得同学们学习。
二、写作素材库,让孩子学会使用成语
每本书故事后面会有写作素材库,主要是学习故事中出现的成语,让孩子理解意思,正确使用成语,提高写作水平。
每个成语都会附上成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书中的列举,让孩子全方面地掌握每个成语,最后还需要根据例子自己造句,加深记忆,巩固知识点。
三、大作家的10堂写作文课,提升孩子写作技能
每本书最后都有一堂写作业,教孩子们如何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技能。书中主要十种不同的事物角度出发,教孩子们遇到这十种素材时如何写作的问题。
比如第一本书教孩子们如何利用巧妙反转写事件类题材。把全文分为开头、经过、结尾、感想四方面,然后再把每个方面拆开写。例如遇到事件类的题材,开头要抓住悬念,引人入胜;经过要一波三折,出人意料;结尾要解决问题,积极向上;感想要有感而发,点名主题。
经过写作要点提示,是不是让孩子写作更深入呢?轻松解决孩子不会写作的问题。深具人文关怀的10个侦探故事,简洁实用的10堂写作课,原来作文一点也不难!
如果你也想让你的孩子在学校里乐于助人、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同时想让孩子提升写作能力,不妨来看看《第1名侦探》这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