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文章有人问我:这是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吗?问的好专业啊!一定是老师和相关职业的人。想想我年轻时,在学校曾负责过科研工作。搞过不少教育子课题的研究,那时我都不知道啥是科研,论文咋写,就组织一帮人坐在一起就一个问题各抒己见,然后我进行文字梳理,写成经验介绍或工作总结。按着步骤,贴上阶段性报告,阶段性成果,结题报告,最终成果等不同标签。整理出一堆纸质文稿,装订成本,往上级已送,就算解题了。到时发个一二三等奖的结题证书。定职称时就派上用场了。
其实历经一年或更长时间的科研课题搞完,我这个课题组负责人,都不知道结题的成果到底在实践中有啥使用价值?后来不过是废纸一堆放在哪里。那时我对教育理论文章阅读比较感兴趣,自费订阅《上海教育》,在单位看《人民教育》,《哈尔滨教育》。我对教育的思考从那时算是启蒙吧!
在一线教师中我是偏爱理论学习的者。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中,我是亲临教育一线的实践者。那时我对教育这个大命题,充满期待和渴望。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除了喜欢就是热爱,没有一点功利思想,完全沉寂在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而兴奋不已。
想想现在的我对教育不能说漠不关心,但也已经渐行渐远。兴奋点早已经转移。看来我对教育的爱不够虔诚。哈哈就想一对夫妻,恋爱结婚时爱的那么炽烈,滚烫。感觉这世界除了我俩的感情真挚热烈,不再会有任何感情可以替代,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激情退却,感情趋于平淡,不经意间有个新鲜,灵动人进去,又让生活重新燃起激情,哈哈!不幸出轨了。
你能说过去的感情是假的吗?不能,你能说现在就不是真爱,我认为也不能。就想我曾在一线教数学16年,做班主任12年。那时无论是教学成绩还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那也响当当的,出类拔萃的。这一点我的粉丝夏姐可以是我成长,成绩,不敢说成功的见证人。
连续在毕业班十年没有掉过一次链子。不不知道我现在哪个单位有没有人,超过我创造的教育及管理“神话”,最起码在当时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和品牌。历任校长对我如父如兄般地关爱有加。引导培养我成长的老领导们,有几个已经去世了。
我事业的辉煌历史也已戛然而止,昨日精彩不再重现。走上专职管理岗位13年,原来单位5年(成绩斐然),现在单位8年,前四年不错,后四年到现在递减趋势。转折点是13年儿子高考结束以后,我人生的理想追求发生了质的变化。高考,中考神秘的面纱已经揭开,远看神秘,近看不过尔耳。
再加上我们学老校长退休,14年初,我接替他认命为学校工会主席,(中间没有人时,也短期客串过德育管理)。完全从教育教育第一线和管理退出,来到了另一片新天地。才发现同样是上班,还有这么轻松且安然的岗位呢!没有压力,没有指标,没有纠结,没矛盾。有的是你越干的多,群众越拥护,老师越欢迎。在这到处都是焦虑情绪笼罩的环境里,我我们工会活动就是一缕清爽的春风,也是冬日温暖的阳光。让大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也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原来我们的工作不单只有“分分分,率率率”。压的师生喘不过的东西。
既然人已离开教育这个江湖,我就来个“金盆洗手”。于是我把我教数学时的所有教案,资料,书籍,练习册,通通卖掉了(好几袋子)。只留下一些教育管理的书籍和这些年我写的各种文案,如计划,总结,论文,发言稿等。这是我30年工作得到的干货,退休之后,要梳理编辑成册,我不是有远大理想吗,60岁时出本书,这就是其中下部分重要内容。暂时定位工作篇。那么从12年开始写的博客可以归纳为生活篇,育子篇,赡养篇,养老钱等等。
他们都关爱有家30年来一直努力工作(只是近期有些小懈怠)淡泊名利。虽然不争不抢,但工作给我个人的各种回报,我是满足的,我也是感恩的。虽然我付出了很多,但我得到的也不少。见好就收、该让地方时,马上转身,不恋战。万年写点儿文章完全出于爱好和兴趣。别总说钱不钱的真俗气。我果断的取消了打赏功能。文章开头的求关注,也撤销了。表明我写文章的目的,就是单纯的表达,交流,互动,提高,进步。最好的自己,仅此而已。
如果我这个写作水平的。比我高那么一点点的水平。找挣钱的人,建议他,另谋出入挣钱去吧!说实在的,在全民文化程度提高的今天。会写点文章的人,让会开车的人一样,少有多少?所以写文章纯属一个爱好。真能达到挣钱这种程度的。是凤毛麟角的精英。想能达到赛车手水平的司机一样。
就像我现在,想挣钱,找学生补补课,化学校有困难,办个小的补习班。简直易如反掌,太轻松了。但我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那纯目的挣钱的工作,因为做那种事,没有内心的愉悦和快乐。而是写作,是表达我的思想,写出来,我就高兴。和我互动,我就更高兴。那种快乐,满足感,成就感,就是我追求的精神生活。和金钱无关
我好像重《《瓦尔登湖》》的毒了。看的越多,对物质生活要求越低,对精神生活追求越高!我也有追求啊?我的目标是,60岁的时候,出本书。终结追溯自己,平平淡淡的一生,虽然没有辉煌的成就可书写,但他有我对生活静心的思考,反思和总结。
卧薪尝胆,坚持写作,争取七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