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0.3.4,晚上9.34,记录昨天和今天。
昨日直播
昨天第一次信息科技直播,我预想很好,3.50开直播,做准备,然后前20分钟看电视,后20分钟到直播间互动。
然而出问题了:
1.我在前20分钟时,电脑开着视频网课(还关着声音的),让学生误以为是在直播间收看,导致一些家长困惑了!
改改改:下次直播,展示ppt,电视收看课程。等视频课结束,切换ppt为课题。
2.互动超时,明明有25分钟,最后还拖了3分钟,中间内容多,互动多,在连麦时,犹豫再三不知道叫谁,浪费很多时间。
改改改:在连麦时,随便点一个,1秒解决,连接时,重复问题,请同学回答,结束对话后,快速“再见”断线。
3.视频课中的思考题没有互动
改改改:上课前,先解决视频课的思考题,再补充,如果思考题和互动环节有重叠,那可以互动中完成,但是不能留着下课做!!!所有内容必须课上结束。
昨日日常
其实昨天挺忙的,上午听课,下午备课+看培训(看了快结束了,竟然突然系统被关),直播课,晚上程程又2小时的课+1小时备课。结束上课后,又练了字,结束时,感觉时间好紧张,就给忘了总结。
今日阅读
《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
1. 有序和无序
* 科学理论和概念体系是许多看起来可能不相干的事实的广泛的秩序。
* 从一个较小的范围来说,孩子们面对一些看似无序、但可能进行比较的事物,已经能找到其中两个事物之间的内在相似之处。
* 孩子们对于一个不确定的情况往往无所谓。他们持续不断地面临着无序的各种信息的海洋,他们正致力于即将去实现一个目的:发现各类刺激所包含的意义。能取得一点儿进展,能发现某些事实之间的有限秩序,他们就会感到满足。
* 我们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去发现内在的相似之处:要求教师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发现各种情况之间的秩序——当学生说面粉很重,所以放在水里会变白时,教师要等学生自己去对正在发生的事、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加工修改。
* 孩子自己用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去找出不同事实之间内在的相似之处,并被鼓励从纷乱的事实中找出某种秩序来,这就是一个孩子在以某种形式“做科学”。他所做的也正是一个有创造性的科学家所从事的工作。
* 在另一个研究中,杰拉尔德·门德尔森和巴巴拉·格里斯沃尔德发现,创造性强的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比创造性差的人利用更多的边缘线素。他们提出,创造性强的人“可能对事物有更广泛的注意,接受更多的线素”。他们阻断的信息比较少。
* 如果这是真的,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看、听和操作的自由,会使他们在行动中除了得到事先清楚想好的线索之外,也得到边缘性的刺激。使用边缘线索和“不相干的”情况,对年轻的、有创造性的科学家是一个很好的实践。他能用的材料越多,他对事实的综合也越丰富——当然,他得能够忍受这些干扰性的杂乱。
* 除了为了个人的兴趣而培养对某个方面的兴趣之外,还有一个强制的社会性原因,要培养和发展对某个专门方面的、有创造性的爱好。越来越多的程序性问题已由计算机解决。科学新人们为计算机提供数据,计算机就可很快得出答案。因此,现在的关键是发现同题、提出问题。
* 小学教室肯定应该是一个鼓励孩子们设法从无序之中找出秩序来的地方。
关于在做科学时,从无序到有序的这些内容,我觉得我可以做到的:
1.在学生探究时,不加以过多纠正和评论,给学生独立的空间去进行探究归纳,得出自己的结论。
2.给全体学生轮流发言的机会,这能让发言者再次审视自己的结论,也能让倾听者吸收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做碰撞,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是否还可以修正。
3.应该去建立一种思维,在一个问题看似解决时,进一步对它提出问题,完善、修改原有的结论。我觉得第三点特别难,因为我观察过学生大多会对自己的结论特别自负,觉得老子都是对的,不可能会错,错也是别人错。考试时也从来不觉得检查是重要的,觉得自己做的一定就是满分。照这么看,如何让他们能“自我批评”,在原有的结论上继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是不是因为没兴趣只当完成任务,所以不去思考更多?)
今日日常
今天无直播,但是早上有教研活动,上午备课明天的信息直播,下午听课做笔记,晚上运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