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自恋型父母
(一)自恋型人格
一个人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一直超乎寻常地关注自己,无时无刻不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尽管他她的有些行为看上去是为别人着想。
(二)自恋型父母的特点
痴心妄想:不切实际地追名逐利,贪
恋权贵
控制欲强烈:将自己的需求凌驾于别人的需求之上
缺乏同理心:无视自己批评对别人的影响,却希望自己能够被理解
双重标准:意识不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只希望别人乐善好施,自己却不董得知恩图报
内心匮乏:总会抱怨世态炎凉、命运不公寻求存在感:经常表现出引人注目的行为举止
渴望被欣赏:喜欢自吹自擂,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
情绪贫乏:通常只有愤怒和恐惧两种情绪还有嫉妒、亲职化、沉浸在孩子的荣誉中、利用他人等
二、自恋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一)自恋型父母管教下孩子的特点
过于敏感,加上边界感不清。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知道自己有独立的人格,他的情绪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和情绪所带走。
(二)受到自恋创伤的迹象
我有很多缺陷,如果有人觉察出我的缺陷,他们就会讨厌我
因为我习惯于受他人控制,所以总是无法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
我保护不了自己,总是按照他人的指示做事
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比我强
我很担心别人发现我的真实面目,一旦被他们发现,我就完了
如果别人都不喜欢我,不认可我,那我就活不下去了
我无法阻止别人诋毁我或者抛弃我
三、如何与自恋型父母相处
(一)与自恋型父母的互动困境
简单讲就是三个词:愤怒、内疚、羞愧
(二)与自恋型父母相处的建议
避免冲突,放弃能够跟父母讲道理,改变他们的想法
不要把别人牵扯到冲突之中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需要在父母面前过度暴露自己的情绪
减少或者消除导致自己情绪脆弱的内心状态﹣向往和渴望、希望改变、易感性
(三)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八条建议
完善内在,发展自己的同理心、创造力、灵感和人际关系
阻止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减少和父母的接触
积极的自我肯定
充分利用非语言动作
要主动选择自己的感受
打断内心的负面想法
积极地和自己对话
(四)克服隐性毒副作用的策略
放弃幻想
用积极的自我肯定取代消极的自我评价
追求利他主义
乐于助人
保持好奇心,发现生活中的美
偶尔改变一下生活节奏
心怀正念
减轻你自恋的程度
四、小心自己的自恋行为
(一)超越自恋
首先要学会承认自己有自恋的行为和态度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降低我们的孤独感和疏离感
找到一个有边界的责任,脚踏实地地生活
(二)构建理想自我
学会体验当下,心不外放
与外界有联系,始终保持好奇心
学会跟自己身体对话,感知身体的信号
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能够学会专注倾听接受现实
体验、辨别情绪
降低自我的程度
建立与他人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三)打造全新的自己
以同情和反思的方式回应父母的情感
创造性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
培养灵感
学会相互尊重和接纳
平衡乐趣和责任
学会信任
坦然地表达情感,放下内心中的怨恨
附:选自樊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