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汤圆
杨红星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这首歌曲《卖汤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上映的黑白电影《风雨桃花村》的插曲。这首歌曲曾经被两岸三地多位不同的歌手传唱,经久不衰而成为一首经典老歌。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每到传统的新春佳节,各大超市、商场、沿街商铺边、街道巷尾人们都会听到循环播放这首歌曲。
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一般是用糯米研磨的米粉制作成的圆球形食品,里面包裹以陷料,其陷料多为甜食。下入开水中煮熟即可食用,也是中国民间最具有特色的美食,历史久远。
关于汤圆的起源,在时间上学术界一直颇具争议,但是比较统一的说法是汤圆起源于中国宋朝时的明州,就是现在的浙江省宁波市。当时人们的发明,外面用糯米粉加水后搓揉成面剂子做皮,以猪板油熬制成油自然冷却后和黑芝麻磨成粉末状,以及用白砂糖相继放入,形成混合物揉捏成团状做馅,包裹在糯米做的剂子里,搓成圆球形。用水煮熟后软糯爽滑甜香可口,别有一番风味。这种圆形的糯米球在水里煮时,末熟时是沉底的,半熟时是浮在水中间半飘不沉的,煮熟后又是飘浮在水面上的。判断食物是否熟透就根据其在沸水中飘浮的位置,人们在煮熟食物的过程中根据这一现象称呼为“浮圆子”,后来可能是嫌“浮元子”有点拗口或是不好听,而将这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食物叫“汤圆”。
在我们当地农村称“汤圆”为“元宝”,包汤圆为包元宝,可能是汤圆的形状和古代的元宝在造型上有点相似的样子吧。现在生活条件较之四十年前要好多了,一年四季可以想什么时间吃汤圆都可以,家里随时可以包汤圆吃,超市里有着品和繁多的各类汤圆,外买店里也随时有汤圆外买,是嫌费事怕麻烦的人最爱。
儿时的我在农村老家时,想吃汤圆一年里只能是过年时才享受到的。祭灶前后,奶奶早早的淘好了糯米,筛选、沥水、静置后拿到石磨上研磨。要吃到汤圆软糯、滑顺、黏牙的口感,磨制糯米粉这道工序是关键,糯米粉的研磨分为干磨和湿磨两种,其中以湿磨口感最好,但也最为费时费力。磨好的湿粉要放在室外朝阳通风的地方,历经几天时间让其干透,干透的糯米粉呈白色的块状固体,将固体的糯米块用幹面杖幹成粉末状,再耐心的用极细的筛子仔细筛选。取其筛下的糯米粉,当地农民称其为“水磨粉”,这才是包制汤圆最理想材料。生产小队每到年关都要宰杀几头肥猪,分食给农民的猪肉、猪下水中,当然少不了每户都要搭配一点的猪板油或猪花油。庄稼地里收获的黑芝麻炒熟用对臼捣成细粉,口味最香,配上好的红砂糖、猪身上固态猪油熬制成液体猪油搅拌的陷料经自然冷却,简单易作,口感最佳。这种在现在人看似笨拙甚至有点糟粕的手工制作的汤圆,食之软烫、滑糯,从舌尖上点过,滑象喉头的舜时快感让人愉悦,也让人难忘。
简单原始的纯手工制作的汤圆,不含任何添加剂,其口惑,自然是工业化车间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汤圆所无法比拟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汤圆不是儿时期盼的奢侈品,吃汤圆也不用再等到过年了。每年春节,母亲还是坚持手工包汤圆给我们吃,母亲沿袭着老习俗,秉承着过去的制作工艺和方法。在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除夕里,我们围着母亲一起看春晚,包饺子,守岁,辞旧迎新。多年不变的老传统,母亲照列会包汤圆给我们吃。生活富裕了,母亲制作的汤圆也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变。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秉承群居生活的传统国家,春节也是中国亿万个家庭最重视的节日。人们要把细蜜的心意转化为更加复杂的食物制作过程。上好的银耳发泡后待其充分舒展开腰身,加红枣、百合放入清水同煮待其汤汁渐浓,食材中的胶原蛋白得以释放时,放入事先包好的滚圆滚圆的汤圆。一碗汤汁粘稠、色香味俱全的红枣百合银耳汤羹里,龙眼大小的瓷色小汤圆点缀其中。之前还显得呆萌硬瘪的干货变得生动水灵起来,母亲把这种繁锁和隆重的食物制作发挥到了极致,而这样制作本身也是对幸福和富足的含蓄表达。
银耳代表的是甜甜蜜蜜的生活,百合代表的是长长久久的岁月,红枣代表的是红红火火的日子,汤圆代表的团团圆圆的昨天、今天、明天,四种不同的食材代表未来的生活事事如意。过年吃汤圆,幸福就在这一碗美食里。其实在我看来,幸福就是一种知足的心态,是一种看得见的美味。美味的瞬间永恒地愉悦了我们的味蕾,幸福了我们的每一寸光阴。
来自我的华为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