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就是能了解与分析自己的价值、情感与抱负。
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也就意味着他的抱负取向,行动目标取向,同时也决定了他的情感取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这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儒者的最高价值追求。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佛陀普渡众生的悲悯情怀,也是佛家的价值追求。
一个人有了自己的价值定位,就会投入情感,付诸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对自我清晰、深刻的认知,才是一人最大的动力源泉。而且这动力不是一般的常规动力,而是核动力。
很多时候,我们会问孩子,你长了准备做什么?你喜欢做什么?得到的回答常常是“不知道”,不只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回答“不知道”的也不罕见。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情感无所寄托,行动没有方向。怎么会动力呢?
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就连不少教育者本人都视为“虚的”、“空 的”,甚至有视其为“政治口号”者。斯悲也夫。孰不知,一个人连自己为什么要活着都弄不明白,怎么会有活着的兴趣,怎么会有奋斗的动力呢?
岳母刺字,奠定了岳飞一生的价取向,也决定了岳飞的人生走向。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改变了梁山的价值取向,也改变了梁山好汉们的命运。
网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记者采访一个在山坡放羊的少年, 记者:“你放羊做什么?” 放羊娃:“挣钱。” 记者:“挣钱做什么 放羊娃:“娶媳妇儿。” 记者:“娶媳妇儿做什么?” 放羊娃:“生娃娃。” 记者:“生娃娃做什么?” 放羊娃:“放羊。”
我无意嘲笑放羊的孩子。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认识是伴随终生,是不断发现、发展的,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环境的变化,阅历的沉淀,人对自己的分析与认识也会不断变化,甚至得到升华。一般来说,这些变化是一脉相承的。鲁迅弃医从文、班超投笔从戎,改变了职业却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
由此可见,正确引导孩子认知自己,不但能够为孩子的成长注入生生不息的动力,也会为孩子的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
有了“愿意做什么?希望什么?喜欢做什么?”这样的认识,才会有“怎么才能做?现现在怎么做?”这样的行为。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