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我的家庭教育分享!
如果孩从学校回来告诉你:“爸爸(妈妈),我跟同学吵架了,我很不开心!”
听见这样的话,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一定是你又做错了什么事吧!别人不会无缘无故跟你吵架的,他怎么不跟别人吵呢?好好反省一下自己错在哪里吧!”
那些自我价值感偏低,喜欢否定且整天总是带着批判思维对待孩子的家长很容易出现上面的情况。
这种家长习惯性的怀疑和否定自己的孩子,忽略孩子的感受。他们一心只想着打造一个优秀的人,却忽略了人是有情绪的。
更可怕的是有这种情况的家长有一定程度上的讨好型人格,他们习惯委屈自己,习惯顾虑他人,习惯妥协,习惯置后自己的感受。他们忘记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而当孩子发现家长认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时,他的内心就已经失去了依靠,以后他们就不会再跟你分享自己的任何感受了。
另外一种家长则会这样:
“什么?你跟别人吵架啦?和谁?小孩子之间有什么好吵的呢?你们吵架,老师知道吗?要是老师知道了,老师肯定会不喜欢你们的。这得影响多不好呀!只是吵架而已吗?没有打架吧?快过来给我看看,看看有没有受伤?”
“还好没打架,可是你们不是好朋友吗?怎么会吵架呢?算了吵架了就不理他了,咱不稀罕……”
孩子只说了一句话,家长马上冒出一大堆的问题,这样的反应真的好吗?算不算是反应过度呢?
这样的家长事无巨细都要刨根问底,掌控欲很强,你的确很在乎孩子也很认真的共情他的感受,甚至比他还紧张着急,可是你的这些反应孩子真的需要吗?
如果每一次孩子的生活出现这些意外状况的时候,你就紧张到不行,一味保护他的感受,而不去帮他分辨对错,他从你这里得不到任何帮助,反而因为你的状态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他会发现对你的倾诉没有任何的正面意义,你觉得他以后遇到什么事还会跟你说吗?
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那怎样才是恰当的回应方式呢?
首先,你要能看见并包容。
当孩子告诉你“我跟同学吵架了,很不开心”,你可以这样回应“吵架了?跟人吵架了的确会不开心,换了我也会这样。”
在他向你倾诉时,你要第一时间看见他的情绪,并肯定他此时的心情是恰当的,而绝不是说教或否认,尤其不能打击挖苦讽刺他,比如“和别人吵架啦?就你那个臭脾气,不跟人吵架都怪,不吵才不正常!你还有脸不开心!”如果你这样说了,他再有任何情绪都不会告诉你。
其次,你要会引导。
你可以跟他聊天:“人和人之间难免会有因为意见不合吵架的情况出现,但是吵归吵,我们还是要学会分析为什么会吵,毕竟吵架是件令人不开心的事,分析明白了,以后就会少出现这样的事,来,我们聊聊这架是怎么吵起来的?看看我有没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用平等和理解的话语,引导孩子对事情做陈述,这样你就有机会了解他的思维方式,而千万不能说:“这么大的人了,跟人吵架还好意思回来说,好好反省反省你错在哪里,好好自我检讨一下。”如果你是这样说,你将再也无法接近孩子的内心。
接下来,你要能中肯的甄别和理性的共情。
认真的聆听孩子的叙述,非必要不能打断,更加不能主观的评断,等孩子叙述完毕后,不论孩子是对是错,都不要直接下论断,而是可以通过“”
"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是一个旁观者,你会怎么看?”
引导他从第三者的角度或者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他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帮助孩子建立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更好的看见自己,理解他人。
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都是很单纯的,只要父母能多用这样的启发式提问,很容易就能让孩子从不开心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转而进行思考并得出他自己的结论。
最后就是给建议。
孩子的人生经验还不足,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认知偏差产生的,所以父母在生活中的即时教育非常重要,爸爸妈妈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帮助孩子建立应对生活的能力,遇到问题时父母能够给出的建议尤为重要,这会深深影响孩子以后的行为模式。
比如与他人吵架后,如果自己是对的,该如何接续?如果自己是错的,又该如何道歉,重建关系?这些都需要很有技巧的社交处理,父母应该要视情况给出中肯的意见,并说明建议的理由。
但是,千万不能告诉孩子:“既然吵架了,就要长点记性,以后不要跟他说话,不要跟他玩了。”这就会给孩子建立一个敌对仇视的模式,以后的生活中,只要与人发生冲突,就意味着关系的隔断,这对孩子今后的人生是非常不利的。
不单是负面的问题可以这样沟通,遇到开心的事,也可以遵循这样的模式。
总之,爸爸妈妈记住,当孩子跟你沟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只要你能遵循上面的原则跟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他能从你这里得到理解和帮助,他不用担心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而受到奚落和责罚,他就不会害怕告诉你任何事,因为他知道父母是自己最好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