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30)
槳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这?这可是一个大难题!
为啥?
还为啥?你知道朱自清么?
谁不知道?!不就是那个写《荷塘月色》的人吗?不瞒你说,我还会背呢?要不我显摆显摆给你听听: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哟嗬!你行啊!这么一大段张嘴就来?厉害了我的哥!
切!这又咋啦!难不成因为朱自清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你就不敢写啦?他的好朋友俞平伯不也是写了同名散文吗?每个人眼中的景色不同啊!
话虽这么说,还是不敢。
切!我去那儿,偷偷摸摸地在纸条上写个“到此一游”都不成?
这哪跟哪?我这要写出来放到网上的。
你有名吗?
我当然有名,坐不改姓,行不改名。
我可不是那意思,照你这样说:有身份证的人就是有身份的人?!我就问你,你坦承回答:你的文章平常有几W人读?
……
几Q人?
……
几B人?
……
几S人?
……
就这样?没几人读你还怕什么?你不拿着大喇叭到处喊一喊:我写了……
不是的。我主要是不知道怎么样写!
那就别写了。
这可不行。
那就写吧!你不是和朋友夜游过秦淮吗?每年秦淮河不是会放莲花灯吗?就写写这个吧?
那倒是去过,不过没放过莲花灯,人太多了,进不去。
那就好了,就写和朋友夜游秦淮吧。
跟你说吧,每次读那些大作家写的作品,再比照一下自己眼里的景象,我都会有种错觉:是不是我跟他们去的不是一个地方。
就说那船吧,哪里看得到划槳的船只?这是不是时代变化了?
那天,我和朋友坐在那长廊里,看了一下午,也没见过一只船啊?只是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都找不到,这种感觉和别的地方也没啥区别。如果非要说点特别的,就是朋友说了句很伤此感的话:这秦淮河得流淌了几千年了,如今秦淮河还在,故人又在哪?
当年朱自清、俞平伯们坐在船上,游人如织在岸上,如今依然人头攒动,却早已物是人非。
话可不能这样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就是历史的真相,这也正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要不为什么说人是有灵性的?其关键不正是人们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进化吗?你看到的秦淮河,跟朱自清他们看到的秦淮河也不样,就是踏上时间长河回流,那秦淮八艳看到的也不一样,那王、谢眼里的秦淮河也不一样。
比如说,灯影里秦淮河,那灯就大大的不一样,现在的霓虹灯,过去的灯笼能相提并论吗?
这就是时代在变化,我们回不到过去,我们也穿越不到未来,甚至说眼下看到的一切都是一种影像而不是真实的实体,这不整个是纯粹的个人体验吗?
哈哈,…照你这样一说,好像都快近玄幻了。
这本来就是个人体验。你在秦淮河边坐,你会想到什么?会不会幻想河里百舸争流,有仙乐飘飘,有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你眼里看到的,和你心里想到的,会完全一致吗?
沉默代表着黙认。
这秦淮河边,千人千面万般心流,各人在想着自己的心思,这个重要吗?不!那是另一个世界,不为人知的世界,这秦淮河在这儿,有无槳声,是否灯影绰绰,这些可知不可知的,在这片空间里共存,然后又各自消亡。
你来,你听闻触,秦淮河就在。
你走,不再闻到,听到,触到,秦淮河依旧在,但于你来说,它又不在,终归于沉寂,一如这茫茫宇宙里,有多少人事物不为你感知?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白天又是一幅模样,不是吗?
你写,与不写,它都在。
你写成什么样,在你的感知里,它是一幅模样,它还是那样在。
哎,……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怎么写?愁死我了!
齐帆齐写作成长营(21)篇15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