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驼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古人用一句话将拖延症的后果解析得通透彻底。
也许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了拖延的毛病,算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了吧,而拖延的结果往往是让人生活工作当中不断产生压迫感,挫败感而心力交瘁。
晨读给大家分享的书叫《想得太多,做得太少!7天让你摆脱拖延症》。作者对“拖延症”颇有研究,并致力于将“立即行动的心理学”运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然而,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拖延就会成为一种习惯。那究竟如何战胜拖延症呢?晨读从书中精选了三个对抗拖延症的方法,分别是10秒行动、压缩时间、减法思考。
10秒行动
10秒行动,就是为了避免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想得越多,被自己的思绪所牵绕,越是迈不开脚。所以,还不如直接行动或者边做边思考和改进。或者先着手解决1、2件事情,就能缓解大部分压力。
压缩时间
压缩时间,就是要注重时间管理的问题。 给自己要处理的事情一个期限或一个合理的时间段 。比如我 写感悟 ,从听到看,再到做导图直至完稿算下来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够了。而如果我给自己半天的时间写的话,估计大半天都还没写完。除了苛求完美以的因素外,注意力也容易被其它事物分散开来。而往往过分苛求完美,万一达不到预期效果,便会产生挫败感,并不有利于开展下一次的行动,从而产生拖延心理。
减法思考
减法思考,和晨读前两天的“化繁为简的专注力”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即量化进度,要求我们主动判断事情的进展状况,例如上次的举例:我看自考试卷,每份试卷十二章,每看完一章,我会暗示自己看完了1/12,接着1/6,1/3,直到全部看完。这样的暗示的结果便是,更有信心快速地看完整份试卷。
对待生活当中的其它无法量化的事情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采取间接量化的方法,再进行减法思考。
这两天,应对事情显得有些忙乱,要处理的部分事情也出现了拖延症状,感谢晨读的及时雨给我的警醒和方法。希望我们都能战胜和征服拖延的毛病和恶习, 从而更好地把握稍纵即逝的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