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每个人的古语俗话记忆中,下面几条估计大家都不大陌生: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得饶人处且饶人。
遗憾也是一种美。
我们发现在这些俗语里,并没有去刻意追求完美的结局,反而容忍了一些缺憾。
如果对自己身边的人进行刻意的观察,有些人就是要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而有的人每做一件事都会留有一定的余地,我属于第一种人。
凡事追求做到最好,我们是以一种确定的思维在做事,我们想看到做事的每一个细节是什么样的,这样才会给人一种安全感。那些对事情留有一定余地的人,反而只看整件事情是不是做完,结果是不是自己预想得到的,看得是全貌、大局,对事情的不确定性有一定的容忍。
两种倾向,是我们对于所处的世界天然有分类的习惯,马克.吐温区分过两种世界上存在的意义。我们自己做的这个工作,习惯上称之为劳动,在意识上会认为这是付出最多时间、最多精力的事情,但与所获得的回报相比,大多数人是不会太满意的,只要还在那个工作岗位上,就是例行要去做的事。
我们还发现,劳动之外还有一类称之为游戏的东西。即使没有有给你发工资,有时还要自己倒贴钱进去,但比起劳动似乎玩游戏更能激发我们的动力,会为了游戏没日没夜的升级,颠倒黑白。
出现这样的反差,“完形心理学”给出了很好的解释。吴伯凡老师这样解释:
人有一种内在的完成冲动,当某种态势或情形呈现出了某种不完整、不完满,或者是某种混沌的时候,我们有一种内在的冲动要让它完成、完整,让它从混沌恢复有序。
劳动让我们觉得生活缺少了一点什么,给我们了一种生活的张力,张力会自然促成我们去调动自己的冲动去想要完成它,游戏就有了弥补的空间。如果你是一个采药人,爬上高高的岩石,是为了获得药材而去劳动。而非采药人的人,拼命用上各种装备爬上去,仅仅是为了体验攀岩这项运动,他们只是想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用这种方式去释放劳动之外的张力,找到一种工作之外的快感。
用这个完形冲动来看学习的舒适区、学习区、焦虑区,如果一个人要学的东西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即使翻倍努力也无法达到学习效果,就会陷入焦虑。如果学习的内容太简单,又会觉得很无聊,进步不大。只有在学习区,才会激发人的欲望张力,有新的东西输入进来,然后又有一定的难度,把人那种想“学”的冲动调动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
痛并快乐着。
继续把完形冲动用在工作中看,对于像我所在的以KPI论英雄的企业来说,每年给下属单位下达年度目标值,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指标给的太重,一看根本就完不成,我就直接放弃。给的太少,会觉得你就是没把人放在眼里,看不起他的实力。只有在这个完形的缓冲地带,给出一个略高于平均值,但又能通过一定努力有些挑战的目标,才能更激发人的取胜欲望。
教练技术这几年也特别的热,很多企业都说要通过教练技术给员工赋能。套用完形冲动这个思考路径,其实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教练技术能给人赋能。教练技术是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让辅导的对象自己循序渐进的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自己给出解决的方案,教练只是一个辅导的角色。我们有要“完形”的冲动,问问题就是让我们一步步的去完形。
我们可以利用人的完形冲动去达成一定的目的,但是也可以用这种天然存在的冲动去调动自己学习的动力。能够在劳动和游戏间找到平衡点的人,生活会更加轻松。
要通过反复的练习,训练自己对是否处于完形冲动的感知能力。
我们要感知自己时刻能处于进取的完形冲动状态,进取到让自己毛骨悚然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