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的事情又过去了,热点总会过去的,可里面的道理从来不会过时,有些事是只要生活着就会遇到,绕不开躲不过,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恋爱比如婚姻。我也喜欢关注热点,但除了那些被放大的八卦,其实那些背后被忽视的东西更迷人,所谓热门不过浮光掠影,看客们茶余饭后嗑完瓜子看完戏还得回去过日子呢,重要的是我们看出了点什么,这出戏才算咂摸出点味了。王宝强的事,其实点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恋爱婚姻最重要的基础不是什么门当户对或者三观契合,重要的首先是性魅力相契合。
这一点,尤其是在我遇到现在的女朋友以后,开始马不停蹄的恋爱以后,深为认可。遇到她以前,我对爱的期待,还是有些“苦大仇深”,执着于书本电影里的那种理想爱人、灵魂伴侣,那种让之前所有的时光都毫无意义也让之前所有的等待都充满意义的人,是的,就是以为自己会爱上那种让我感觉到了人生巅峰的人,其实,不是的,生活不是爱情电影,当然,爱情是无法将就的,必须要先有感觉,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爱情不能预设,说到这,请容我先提一下毕业后的两段相处未遂的感情经历:
第一段,是结束学生生涯的第一次恋爱,理想还未经检验,还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灵魂伴侣的要求很高,她是个好姑娘,一个普通的好姑娘,结婚后一定是贤妻良母型,可惜我当时还不能接受一个事实,比如爱上一个平庸的人然后撞破自己也很平庸的事实……,我期待是那种电光石火的恋爱,或者交谈里全是火花,可以帮助我超越生活的人,可惜的是,她话不多,我喜欢的,她都不懂,而且致命的是,我当初并没有耐心。
第二次,我遇到的那个女孩,很美很生动,热爱生活,有自己的爱好,也和我一样喜欢电影,虽然活的很浅显,每天还是会缠绕在工作琐事或者自我情绪里,但我们一开始很谈得来,只是见了两次面以后就发现,这个女孩是平时那种街上遇到不会正眼看我的类型,哪怕做朋友我都觉得有点自卑,站在她面前,我总觉得自惭形秽,可能自己骨子里还是瞧不起相貌平凡的人,更别说展示自己了,最多只会躲在微信后面招摇,那些时刻,大多是想把自己变得和她一样浅显,这让我不快乐,而且明显这段关系里我需要她大过她需要我,不对等,只好作罢。
现在想起来,第一段经历中,我的诉求是三观契合,其实三观是虚词,三观本来就是不稳定,是不断在变化的,我们很多时候说这个人和我三观和,其实传递的是,这个人能和我说到一起,我不用费心思研究她迎合她了,因为她和我一样,其实,这个时候,我们更在乎的是舒服,是可以躺在舒适区了,其实恋爱最可贵的是探索,探索两个不同的人如何去想到一起,去沟通,去想方设法求同存异,异必须要存,两个人要摸索到那个微妙的边界,既能保持自我,也能享受恋爱之乐。
第二段经历,其实暗含了我们性魅力不对等的事实,性魅力我觉得不仅包括外貌、身材乃至穿衣打扮,也包括由内而外的气质,这些往往是最本质的,三观其实是之后的事,那个可以求同存异,但性魅力关乎感觉,感觉是爱情的关键,感觉必须“同”。至于人们津津乐道的门当户对,虽然在阶层固化的今日并不不过时,但标准是发生变化了的,其实就是知识结构的问题,这在今天这个教育普及、信息发达的社会,其实并不是问题,起码它是可以通过努力或者争取去缩小的。
世上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穷无尽的爱,也就是说爱与被爱首要的两个条件,一是发生,这需要被吸引,二是维系,这需要心灵连接。正因为如此不易,被爱的人因此幸运,吸引这其中就需要有唯一性,他给的正是你要的,而不是你缺的,更不是因为他只是愿意把时间用在你身上或他愿意爱你你就爱他,爱是因为值得去爱和被爱,美貌有趣多金都是吸引之处,但真正艰难的部分是爱上以后,必须及时建立心灵连接,维持一段关系的东西越内在,关系自然越长久,比如性格或才华,钱终究是身外之物,可备一时之需,但抵不过漫漫人生。感情出现问题,多是吸引之后靠惯性维持,一味互相消费没有及时建立连接,所以,恋人之间最需要的是时间,去陪伴去相处,时间不够就要创造条件增加相处密度,比如旅行比如同居,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点滴细节中不断确认不断牢固那份爱。
祝天下有情人日久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