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失败处女作《一路情思》(山径•肖殿群)

【山径文学社作品】(青涩当年)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

一路情思

.

【肖殿群】

.

.

(一)

  迷蒙的薄雾缭绕在青黛的山腰;吉普车在崎岖的山道上盘桓。在那重重叠叠的峰浪的褶皱里,小车爬来爬去,翻上翻下,就像一只努力穿行的小甲虫,渺小而勤奋……

  新录取的飞行学员坐在身边,正在做着他那个关于蓝天的美丽的梦;反光镜里,是司机那双忠于职守的眼。爬坡、俯冲、左拐、右颠,小车摇摇晃晃,不经意间,就把我这一怀情思,竟洒了一路……

.

(二)

  车停了。眼前是洪水过后的半溪残黄,我们只能步行了。我背起比挎包还沉重的思绪,踏上了那条无限延伸的林蔽的山间小道。

  上上下下,过涧跳水,手脚并用,汗如雨下。飞行学员家在大苗山里一个叫“南桂”的苗寨(今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横坡村),我们去做家访、搞政审。

  这六十里山路,何时才能走到尽头?阿义啊,我这冗长的思念,更不知何时罢休?

.

(三)

  路边,有一株野梨树,从甜蜜的春天里走向热烈的夏天,孕育着满树的秋的希望。我的心中,也有一颗业已成熟的爱之果,是苦果。唉,还是采一丸晚熟的青梅吧!细细品来,激扬在胸膛的那不是酸,而是一股说不出来的苦……

  阿义,当接到你的信,我真想问问你,你难道就这么轻易地忘却了,四年前那个难忘的夜晚?

.

.

(四)

  那是一个初夏的夜。下自习的铃声响过很久了,我们还在教室里为聂赫留朵夫最终该不该与玛丝洛娃结合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同学们都走光了,我们也未觉察。后来我们从四楼走下来,才发现教学大楼四处都落了锁,我们只好从窗口爬了出来。还记得么?我正在揉着扭伤的脚踝,你却发现有人向我们走过来了:“快跑!”

  “怕什么?我们又不是小偷。”

  “让人家看见,还以为我们……”

  于是两人没命地跑起来。后来,我们靠在一根水泥柱上,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终于“扑哧”一下都笑了……

  阿义,当时你为什么不像现在这样,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再见”呢?

.

(五)

  坐在山涧瀑布旁的大青石上小憩,眼前是鳞次栉比的怪石,耳边是水珠飞玉的瀑声。这大自然湿漉漉的构思呵,曾经多少次掀起我心中如潮的诗情……

  是的,我爱我的故乡,你难以理解,几年来你不是一直在等待中寻找答案吗?大学毕业后还几次在信中问过我。阿义,你不知道,我的故乡太偏太穷了,但是又太可爱了,我不能舍弃她。因此,我是要回家乡来的。

  也许,如果当初我们不甚笃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格言警句,那么现在也就没有这一层忧伤了,你说是么?

.

(六)

  入夜,我们投宿在苗寨了。热情的山民把满怀豪爽酌成一碗碗油茶的清香。那清香飘然入脑,脑海里却飘荡着你生日时给我寄来的那张浪漫的彩照,还有一首使我一生难忘的诗:

.

  我没把你忘,哥哥,

  临行留下的诗,丢失不知在何方。

  我没把你忘,哥哥,

  分别送与的歌,已忘不知怎么唱。

  莫怨,莫怨也,其实妹妹心中有着诗;

  莫怨,莫怨也,其实妹妹心里不忘歌。

  思哥……

.

  哦,阿义,我衷心地感谢你!四年来,你给我爱的滋润,给我留下多少甜美的记忆?

.

(七)

  吉普车又在飞驰,染了晨曦一身。盘山公路是一条银色的玉带,飘荡在乌鸡山西岭,把那弯儿抹了一道又一道。一个刹车,腰中的手枪猛然顶在肋骨上,生疼!

  原来小车已越过山巅,向下俯冲了。

.

(乌鸡山日出)陈旭摄

.

  眼前突然出现一片辽阔壮美的云海,一望无际。那滚动着的银色云涛,怒吼着,呼啸着,一排排滚滚滔滔而来,纷纷撞在翡翠般的山腰上,卷起万千层冲天雪浪,惊心动魄!

  远处,风吹厚雾,有如长湖决堤,玉山倾覆,倒海翻江,白浪奔涌;又恰似海水煮沸,气流冲天,让人触目惊心!近处,那一座青翠欲滴的山峦,是一匹脱羁的野马,被云浪撕咬着,追逐着,往来纵横,奔窜跳跃,时隐时现……

  忽见云海中一阵痛苦的颤栗,分娩出一轮硕大的红日,把万丈光芒洒在滔天的茫无际涯的白浪上,为苍茫云海镀上一层红彤彤的希望!

  阿义,有所思必有所忧,有所忧必会奋然前行。假如因为儿女情长就泯灭了自己奋进的意志,岂不枉着了一身戎装?

.

(八)

  此刻,我又坐在湖南城步县人武部的办公桌前了。我想,无论是今后抑或是此生,我恐怕再也不能去寻觅那条无限延伸的山林小道、再也拾不起这散落如珠的一路情思了……(1985.8.4)

.

(欢送飞行学员.1985.6.14)

.

  【后记1985年作者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招收飞行学员办公室”写下此文,却成一生败笔:①那段往事有花无果、有始无终。1983年作者还为此大病一场,险些挣扎不起;出院时,“阿义”已经嫁人。1984年作者竟然走下讲坛,穿上了绿军装(第一次入伍)。②1985年秋,山径文学社编委为《山径》创刊号审稿时将此文“枪毙”,40年来此文不被任何报刊采用。③当年那个大学女同学到老都不认账:“事对文不对,谁知道你那时是写给哪个妹佗的?”作者糗大了! ⑤大学毕业至成婚的十年时间,作者写了许多相关诗文;临婚将它们付之一炬,《一路情思》系“漏网之鱼”。

.

(携笔从戎与情窦初开)

.

  作家简介肖殿群(1961- ),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曾两度从教,两次入伍,两番从政,两回试商;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山径文学社创始人之一,历任社长、主编。至2025年,著有长篇历史小说《先河》、《搏命梅山女》;编有《山径诗文集》、《山径诗文续集》、《肖殿群短文选》、《邵阳学院早期中文四教授诗文选》等多部文集和山径文学社成员多部网发长篇小说。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