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讲讼卦的六爻。生活中的各种是非口角也是讼,不一定闹到法庭才是讼。争端要起来的话涉及到三个方面。
1、涉讼者,也就是原告,跳起争端的人。
2、被讼者,也就是被告。
3、听讼者也就是《易经》里说的大人,法官,调解人。
接下来的六爻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告诉我们遇到争端时处于不同位置的人应该怎么样去处理。
“小有言,中吉”在需卦里也有这一句。意思是对小的言论不要放在心上,最后会有好的结果。
不要无休止的争讼下去,如果坚持争到底的话,最终的结果没有赢家。是两败俱伤。
所以在争讼的时候要见好就收。
小的争讼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像避免争讼。
“不永所事”对于小的争讼,及时解释,道歉,最后的结果是终吉。
初六爻的用意是希望不要有争讼。
眚,在《易经》里出现过很多次,本意是眼睛的病变。在这里是灾异。
这里已经是大的争讼了,需要第三方得介入了。
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九二爻所处的位置是以下讼上的状态。
食旧德:旧指先祖留下来的福报,资产可以享用的,也就是在当地留下来的一些关系势力。
这里的“食”跟需卦也是有关系的,所以这里的这个“食”是从需卦来的。也就是说先祖留下来的关系可以用。
贞厉:包含了乾坤两卦的精髓,“含章可贞,夕惕若厉。”就是要收住自己的光芒。
不要期待有没有终,只要没事就好了。
不克讼和九二爻的不克讼是一样的,但在这里他是以上讼下。
是强势的一方和弱势的争讼。
“复即命”有认命的意思。
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不要把时间花在诉讼上。把时间花在自己的使命上。
改变调整过自己后就会安贞吉。
在不克讼的状态下,不管是诉讼方,被诉讼方如果反省自己的话,最后都会终吉。
讼卦后面两爻讲的就是听讼者。
因为争讼的结果很大方面最后都取决于听讼者。
听讼者要保持中正的状态。
元吉指大吉,在各个方面都是吉。
指互相理解了,撤诉了,或是通过沟通没有了诉讼,或是私聊了。这就是化凶为吉了,最后就是元吉。
讼卦后面两爻讲的就是听讼者。因为争讼的结果很大方面最后都取决于听讼者。听讼者要保持中正的状态。元吉指大吉,在各个方面都是吉。
指互相理解了,撤诉了,或是通过沟通没有了诉讼,或是私聊了。这就是化凶为吉了,最后就是元吉。
设听讼不是为别解决争端,其实听讼的目的是无讼,是要把争端扼杀在萌芽状态。
所以我们的《大易诗》是讼讼谋始章。
上九就是另外一个状态了。
通赐,是赏赐的意思。
就是把调解多少争端,诉讼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
这样的赏赐来的快,去的也快。
这种赏赐不要也罢。
结果就会是终凶。是治已乱得来的。
前面五爻都是吉,只有最后一爻是凶。
所以《易经》不仅是算命的书,她可以趋吉避凶。
在讼卦里面更加体现了这一点。
这种趋吉避凶孩子们可能还理解不了,但如果孩子从小就读《易经》的话,这种趋吉避凶的精神会渗透到孩子的血液里。到大了自然就会用了。
今早的早课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周老师举了赖老师的例子,当时盗版教材的出现,确实对育心有影响,但是赖老师想着打官司也要耗费很多物力财力,人的生命有限,那样的话,那推广经典,引导大家学习的时间就少了,所以赖老师后面选择不讼,把我们的育心平台打造得越来越好,盗版者自然就维持不下去了,这也是《孙子兵法》里面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当生活中要是遇到一些让我们不愉快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反驳对方,不要去指责对方,而是默默做好自己该做的,这样既不用争吵,对方还能感受到,他就会慢慢向你靠近了。
昨天有个朋友问我最近和谁比较常联系,我说现在每天都联系的是育心家人。虽然你们是我朋友,但是偶尔联系就可以。可是我和育心家人,我们每天在沟通交流的是宣传经典,如何把我们的平台打造得更好,让更多家人受益。我觉得这对我来是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是育心人的使命,所以我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这上面,服务于更多的有缘人。如果只是和一个人聊天就只是受益一个人,如果和一群人聊天,受益的就是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