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证法

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马克思主义最初来源于佛教,当整个社会走向释迦摩尼时代,辩证法才成熟。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为普通的修行人,我目前只是一个普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我会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去践行,用谨慎的态度和豁达的慷慨姿态去3修持求证。只到终止轮回,化为宇宙本体。

辩证法是最为普遍的真理。但是每个人对自然辩证法的掌握程度,似乎是不一样的。我在这里大概的做个简单的分类概括。

第一类人是没有掌握最基本的辩证法。也就是说只有物体和东3西的概念。没有思想意识概念,也不明白什么是道体。无法使得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有思想意识的概念,和对伪道体阴阳思想的理解。然后知道要让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更高级别的。就是有一定的形象化思维和物质概念,记住,元认知和空白思维在前,物质概念在后,所以可能会有一定时间实践期,才会获得物质概念。加上意识概念和物质有阴阳和人性的对立统一。然后物有阴阳,人性有对立统一。知道如何使得人性的对立统一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最为成熟的辩证法。就是有神秘感的不可知的完整的智慧获得。有无穷无尽的形象化思维。意识概念和不生不灭的道体。使得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在矛盾冲突中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如果以上三者能够掌握语言学规律。就能够获得更加强大的学力。

所以觉得辩证法是最为普遍的规律。最基本的要有意识概念和客观外界规律性的概念,把它代入人性的对立统一中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但是无法进去科学领域的概念,因为科学领域的概念,必须要有元认知的思维和思想空白,才能够对立的在不确定中领悟出来。

意识是对客观外界的投射,意识本身也是科学和哲学的产物,所以我们能够通过意识看到客观外界,看到每个人的本性。是欲望、愤怒、自私、善良……还是无私和精诚无间。

我现在以视角代入的方式来进行社会体验。如果我是一个自私的人,也就是说是利己而不损人的人,我掌握了思想意识概念,知道思想意识和客观外界道体的关系,知道意识是道体的投射。我没有科学的概念。没有语言天赋和对语言学的彻悟。那么我就可以用这个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然后进行重复和心理建设,尽人事顺天命。我同时会对人性和社会进行曲解,我认为世界上有善良的人,善良的人归根结底是不太好的,因为人不自私该如何活,所以这类人往往没有好下场,此时我已经曲解了人性,而且这类人善良或者无私说白了就是为了获得这个自我,说到底还是自私。

就像张作霖谈郭松林,他不是所谓的君子么,可见,他对君子不认可,最后说所谓,可见他认为君子只是所谓君子,足见张作霖对马克思主义有很大的曲解甚至误解。还有一个电视剧,走向共和,袁世凯谈世界上那会有无私的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谓无私仅仅是为了获得无私而自私。

所以真的马克思主义是妙不可言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无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