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探讨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第二部分,自由。
提到自由,大部分人可能会说:自由?自由不是现代人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嘛?怎么会是人生困境呢?
我们渴望自由,向往自由。
但是事实上,人们更多的情况下,是在逃避自由,逃避自由所带来的责任问题。
自由意味着,所有的选择由自己做出,那么,自由选择带来的后果,或好或坏,都要由自己承担。
01责任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称一个值得信赖,可以依靠,有担当的的人为有责任感。
在这里,责任意味着个人的原创,意识到责任等同于意识到自己是自我,命运,生命中的困阻以及感受的创造者,也是个体自身痛苦的创造者。
01自由 什么是自由,自由意味着什么?
萨特曾说过:人类不仅仅是自由的,而且注定是自由的。
自由意味着外部结构的一片空白。
自由意味着不仅仅要为世界负责,还要为个人的生活负责,不仅仅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责,也要对自己的不作为负责。
在萨特看来,人具有绝对的塑造自我的自由,人的本质是由自己的行为构成的,人的焦虑可以看做是在人行使自由之后的某种责任。
之前写过一期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感兴趣的移步到这里:
02自由带来的焦虑感,无根感以及孤独感
个体构建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也因此为此负责,这个认识是令人惊恐的洞察。
通常,人们被生活所麻木,当一个人的生活结构化到一定的程度,往往感觉到生活是外部附加的,是一个固定的必须遵从的结构,而不是一张由个人编织的,可以有不同构造方式的网。
但是对于那些喜欢深入思考的人来说,他们意识到人的许多无根感处境,例如,做决定,孤独,自助的活动,通常情况下,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因此人们追求秩序,权威,机构……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让我们看到:即便是暴君,也要比没有领袖要好,儿童会因为自由而感到不安,会要求设定限制。
亚隆提到: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对己存有”,也就是说,人的体验,选择,创造都属于我。
自由意味着承担责任,然而这种代价往往过于沉重,让人无法承担。
然而,加缪与萨特指出:人们逃避自由的手段,都是在不真诚地生活。帮人们从“不真诚”中摆脱出来,帮助人们承担责任,是他们的使命。
下面探讨逃避责任的几种常见表现以及后果。
02人们逃避自由的表现以及后果
这几种表现分别是
强迫性 转换责任 无辜的受害者 失控避免自主行为
强迫性case
一位强迫症男子乘飞机下午抵达某城市,然而,还在机场的时候,他就企图寻找当晚的性伴侣。然而男子故意把打电话的时间推到很晚,她们都有约在先了。对此,他的反应是如释重负:感谢上帝,现在我可以读点书,好好休息一晚上,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显然,我们想问:如果这真是你想要的,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去做呢?
男子回答:直到最后一个女人拒绝了我,我感到解脱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事实上,他不知道实际上存在着做选择这回事,他“只知道和女人做爱这一回事”。
男子在性上具有强烈的强迫性,对他来说,不和有可能性的女人做爱是不可思议的,即使短暂的性欢愉远远比不上与之相关的种种不快乐。
男子通过这种强迫性问题消除了选择,避免了责任问题。
他感到不快乐,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某种程度上,是他创造了自己的不快乐,创造了自己得强迫性。
case2
露丝是一位治疗的病人,她非常的孤独。因为太过依赖于伴侣,跟男性的关系都很失败。几年来,治疗一直没有效果。
在一次会谈中,她抱怨道:她觉得团体治疗一点帮助都没有,并怀疑治疗方法是否适合她。
她除了反复叙述与男性的关系困难以外,没有别的可说。
事实上,她除了讨论这些,她可以袒露自己的悲伤,讨论她的眼泪。
但她却把自己放到一种无助的姿态。
我们明显的感觉到露丝把选择的权利转交给治疗师,让治疗师来告诉她“我该怎么做”
这样,她就可以逃避责任,让别人替她做选择了。
弗洛姆告诉我们,逃避自由的愿望是根深蒂固的,我们会尽力逃避责任,拥抱权威,甚至会假装承担责任,如果权威这样要求我们。
弗洛姆一再强调,人类对自由一直抱有非常矛盾的态度。虽然人们为自由浴血奋战,却又迫不及待的找机会把自由极权制度,那样他们就卸下了自由和决定的重担。
03逃避责任的日常表现
既然决定对很多人来说是异常困难而且痛苦的事情,那么个体也发展出各种逃避责任的方法。
拖延
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打了两把游戏,出门买了个零食。没办法,谁让游戏这么好玩,零食这么好吃呢
委托别人做决定
把决定权交给物品
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双方都认定对方已经决定了。但妻子并没有要求离婚,而是告诉丈夫她在和另一个男人在恋爱。不出所料,丈夫根据自己的标准,自然而然的做出了两个人必须离婚的结论。这样,通过认为是对方做的决定,两个人各自避开了决定的痛苦,和决定后的痛苦。
在恋爱关系里遭罪了的人,时常找不到做分开决定的理由,决定太痛苦了。但是,人们可以加速的破坏关系,比如,故意的冷漠,冷暴力,直到一个人承受不了了,跟对方撕破脸了,关系才最终结束。
可是有时候这种“方法”太过于巧妙了,人们有时候都意识不到。
责任的阴影:内疚感
存在主义哲学家告诉我们:人要学会无论从别人那里得到多少支持和指导,必须承担对自己生活的最终责任。那么,为自己行为完全负责任的观点导致了人们不能够再舒适的逃避责任,像如下借口:“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有办法”,“我做不到”。
“真正的”内疚感来自对他人的真正伤害,当人们听到良心的呼唤时,也就是无法真实面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感到内疚,感到内疚的原因是人们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真实的可能性。(也就是人们本可以做的更好)
简单地说,一个人感到内疚并不仅仅是因为对别人有过错或者是违反了某种道德或社会规范,它也包括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感到内疚。
这种内疚感通常会阻碍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进程。但也有很多哲学家认为其是一种积极的力量。
存在主义哲学家是严格的,要求我们:“人们应该使自己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命运。”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作品中曾经写到:在合适的环境下,个体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像是树籽总要长成树一样。可是现实的环境往往是残酷的,由现实环境引发的心理病理阻碍人们看到实现自我潜能的能力。
那人们如何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力呢?
但是人如何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呢?
海德格尔、蒂利希、马斯洛和罗洛·梅对这个问题给予了一致的回答“通过内疚!通过焦虑!通过良心的呼唤!”
他们一致同意存在的内疚具有积极,建设性的作用,可以引导个体回归自我。
当你跟别人说你不知道想要什么的时候,不妨简单的反问自己:“你有没有想到过问问自己?”在存在的核心之处,人是认识自己的。
抓阄 掷骰子
03通往自由的路
前提条件:承担责任和“我创造了我的世界”的觉悟
拥有自由意志,做出决定和选择
根据决定和选择付诸行动,正所谓“知行合一”。
用黑塞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亲手缔造的,而不再是逃离——逃回母亲的怀抱,栖身于无须承担和责任的避风港。这是一种全新的,自创的任务,需要承担责任与自我约束。
人应该学会无论从别人那里得到多少支持与指导,必须承担对自己生活的最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