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发轫于唐朝贞观年间,如今来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清河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编织出如诗如画的幸福生活。2023年8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固本宁邦探三农,村兴梦就创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清河镇,感受“中国杞柳之乡”走上乡村振兴道路的昂扬风采。
小杞柳撑起“大产业”,传承非遗在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我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实践队员来到清河镇巩庄村,参观了村内杞柳种植情况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杞柳闻风摇摆,在阵阵欢笑声中,一辆电动汽车缓缓驶近杞柳地。“俺在这块地里干活5年了,除了除草,俺还编柳编,一个月收入4000多元,家里的地也没闲着,两份钱一起挣,现在俺家建起了小楼房,你看,俺开的这四轮电动车一万多元买的,就是为了下柳地干活方便。”杞柳种植基地的工人脸上藏不住满意的笑。“学会柳编这一行,三到五年盖楼房。”勤劳智慧的人民依植柳而生活,靠编柳而致富。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把柳编产业发展为人民致富的新业态,不仅是活态的文化传承,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捧起非遗“金饭碗”,鱼台人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指尖上增收。实践队员对鱼台柳编的发展充满信心。
传承非遗赋新色,守正创新谱新篇
“千枝掩映匠人手,柳编扎出时代新。”队员们“对话”非遗,感受传统非遗文化在时代浪潮下的“新生”。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传统柳编产品逐渐脱离时代需求,注入时代气息也成为清河镇柳编必不可少的一环。实践队员随后来到清河镇杞柳工艺品展示馆,琳琅满目的杞柳编织品一字排开,木柳合编、铁柳合编、草木合编、纸草合编,包括各种果品篮、花篮、装饰篮、纸篓、宠物篮、屏风、草垫。“这都是我们这会柳编工艺的师傅做的,工序复杂的工艺品得需要有十年以上编织经验的师傅才能完成。”清河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梅皊介绍,这些成品前期都是纯手工制作,后期再经过定型包装。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镇上定期组织培训,邀请师傅传授给心灵手巧的村民。实践队员们亲自感受了一把柳编的魅力,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扎实的技艺和充足的耐心。
非遗助力走富路,柳条“编出”富乡村
“种植杞柳喜洋洋,一亩能抵三亩粮。”改革开放以来,清河镇柳编行业发展迅猛,从原始的民间小作坊演变成颇具规模的地方支柱产业,形成了“家家种柳、人人编筐,春夏秋冬,四季不闲”的生活场景,鱼台县围绕“清河柳编”地理标志这一品牌,通过创新工艺、开发新品、延长链条、做强电商等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实践队伍走访了鲁坊工贸有限公司,了解到负责人赵耀领开始是只卖柳条的,后来他意识到如果开发杞柳编织工艺,比单纯地收柳条收入要成倍增长,现在他的产品主要供往欧洲国家。“我们清河的柳编产业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企业都需要人工,这就带动了就业,让百姓有工资拿。”在赵耀领的介绍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鱼台县柳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千年的技艺一定要走进当代生活,生活有需要人们才能去传承发展它。我们可以利用鱼台现有柳编产业链,发展鱼台县创新和创意旅游业、农业,提高鱼台柳编工业品的市场认可度,增加柳编产品的附加值,推动鱼台县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赵耀领希望,未来鱼台柳编能够注入更多青年力量,真正做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共同推进。
此次走访调研,实践队员提前查阅资料,对实践内容进行充分把握。随后走进乡村,了解杞柳的种植情况,见证了鱼台县柳编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刻的体会到柳编产业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领悟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