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幸福是一种心态
张爱玲说:“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以至于在被问到“你幸福吗?”多数人都是茫然不知的状态,或是觉得“如果达到怎样的阶段程度,我就会幸福。”
而事实上,幸福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
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其实,我觉得,真正的幸福就是一种心态。
小时候,觉得拥有一件物品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在读中学那会,家离学校有20分钟的路程,每天要来回走8趟,那时,我最希望拥有一辆自行车,哪怕是旧的、破的,也让我感到幸福,偶尔从隔壁的姑姑家借了旧自行车,骑行在回家的路上,总会觉得很幸福,不仅让我节省了时间,也轻松不少。
长大后,觉得幸福就是考上大学、有一份稳定理想的工作,那就是幸福。
在那个年代,经过十几年的苦读,终于闯过独木桥,进入高等学校,意味着未来不用吃穿愁,这就是一种成功,一种幸福。
再后来,发现幸福不是你要成为什么,而是一种心态,一种领悟。
02幸福是一种付出
什么是幸福?你幸福吗?
有人会觉得拥有金钱就是一种幸福,有人会认为拥有名利地位是一种幸福,有人会认为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是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我想,这是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
在和同学交流中,大家都谈了自己对“幸福”的认识,“和家人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有机会好好读书”、“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这些都是细小的幸福,在细心的观察中,我们感触更深,收获更多满足感,就是一种幸福。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来描述幸福:
这世上第一大幸福是两个人彼此相爱,第二大幸福是自己爱的人能够幸福。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是幸福的,但世事难料,所以,这世上才有那么多的爱情悲欢离合的故事令人吁叹不已。这一大幸福难以捉摸,但希望自己所爱的人幸福,却是我们可以努力的。
给远方的父母一个电话、给爱人一个拥抱、给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给周围的人一个善意的眼神,都是可以付出行动做到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因为我存在这个世界,给周围的人带来爱与温暖,因为我的存在而让他人感觉这个世界的美好。
03获得幸福的三个方法:物质、精神、人际关系
“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那种物质缺乏的日子里,为什么我们更觉充实幸福。其实,幸福有三要素缺一不可:物质、精神、人际关系。
物质基础:拥有基本的物质条件,才能感觉幸福。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那些贫困的地方、国家,人们都无法享受基本的温饱,何以谈幸福?
金钱能带来幸福的生活,但幸福的生活不全然由金钱物质决定。
就像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的:“金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金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金钱能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金钱能买来奉承,却买不来信赖。”
精神追求:一个人德行越高、人格越高尚、生活越健康,越容易觉得幸福。幸福不单单是物质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人生既漫长又短暂,我们在这时间的旅程中,能细心体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好就是一种幸福,看日出的清晨、看日落的晚霞、看云卷云舒、看秋去冬来。
或是看一篇美文、听一首音乐、写一段文字,感受人生悲喜,学会释然,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也是幸福。
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的,离开社会,就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际关系是我们一辈子离不开的网,在这张网中,我们有安全感,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亲情、爱情、友情、同事情……所有正向的情感的连接都是我们幸福的来源。
我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同时,也需注重人际关系的建设。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精神的享有是自我的提升、人际关系才是将我们的美好传递给世界的渠道。
释放自己的光和热,让别人因为你的来到而感觉美好。
结语: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此时此刻,就是你我同在、不是遥不可及,不是冷漠,只要你用心用情感受一切,你的幸福是触手可及。
它会在不经意中降临,你需要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
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
幸福没有标准,只在于你的解读。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