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漫谈(老王唠教育)之四十六


教学常规漫谈  之四十六

昨天我们谈了好的课堂提问应该具有几个特征,今天谈谈有效提问有哪些策略?大致有以下几个策略。

1.建构弱权势的课堂文化。弱权势课堂文化,即是师生相互平等尊重的课堂文化。很多学生害怕老师提问,不管是容易的还是复杂的题目都不敢回答,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建立一个开放、平等的课堂环境。教师需要以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向学生提问,注意自己的语气和用语,避免消极的提问,因为消极的提问会降低学生回答的渴望。教师还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肯定问题的重要性,即赋于儿童“权威”,相信他们自己有能力去探索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他们真正了解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而在于学会发现新的问题。

2.以主题和情境贯穿教学。

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所以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并给这种活动定向的手段:是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把设疑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进程,把课堂教学组织成: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最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成为提出问题的主体。

3.尽量让学生证明自己的回答。

提问的过程不仅仅是诱导学生参与,它还要尽量使学生给出他回答的理由。也就是当学生给出回答后,教师要继续追问他们以什么证据、理由或推论支持自己的答案。教师的深度追问能够帮助减少学生盲目简单回答的消极心态,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深人思考。

4.关注不确定性回答。

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有的学生会表现出模糊、冲央、迟缓的想法,或者陷人等待的时刻,此时,老师不能简单地判断学生发言不积极,而要意识到这种不确定性思考的价值。“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尊重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能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更加丰富。

请各位老师注意提问的策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