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学习第1274天印证班学习第344天《孟子》学习第8天(第一大组)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自省利他致良知。学习践行印证传播圣贤文化,知行合一。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见梁惠王的儿子梁襄王。
孟子从梁襄王那里出来,就告诉别人:自己远看不像国君,近看也没有威严,梁襄王却突然问孟子:“天下怎么安定。”
孟子回答说:“要统一才能安定。”
梁襄王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就能够统一天下。”
梁襄王又问:“有谁跟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呢?”
孟子说:“天下人没有不愿意跟随不喜欢杀人的国君。”
孟子用一个比喻进一步因事启沃说道:“七八月天气干旱禾苗就干枯了,但是一旦乌云密布下起雨来,禾苗就会如饥似渴,长势良好。这样的情况谁能阻挡呢?自然规律谁都无法阻挡。如今各国国君都喜欢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伸长了脖子等他来解救。老百姓归附他,就像雨水、奔流一样涌来,谁也不能阻挡。”
在这一段里孟子讲了三个关键点:1.怎么样使大家安定统一,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天下大统。这不仅仅是国土疆域的统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2.怎么样使得大家统一,实行仁政,仁者爱人。3.有德行的国君如同7、8月的雨一样润泽万物,遵循自然规律法则。
无论是一个集体亦或是一个团队,在上位者引领着员工修行。正所谓别人如何对我是我们的因果,我们如何对别人是我们的修为。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尤为重要。近段时间以来感受到自己的谦卑心感恩心恭敬心油然而生,如同博仁老师在点评责善志愿者赋能会议上所说,把对面的每一位家人都当作圣人,恭敬、敬畏对方,相信每一位家人都会成圣成贤,时刻在修心上下功夫,依良知而行,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
随着第八期点评责善演练开班,每遇到家人们反馈上来的问题我都第一时间及时解决,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就及时求助,直到给到对方暖心满意的答复,让家人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以及家一般的温暖。我对他人的态度和善了,心性更加柔软,内心更加顺畅。心中有了一条清晰的道路通向遥远的远方,志向笃定,目标清晰,踏实而坚定,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我变了我的世界就变了。家文化家庭教育,道德修养是我们给到孩子终身受益的礼物。
聆听老师印证支持,感受到作为一位引领者的重要性,进一步让我体悟到与孩子的和谐相处,我们只是给予方向性引领,接纳、允许孩子适合自己的成长速度来做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与他人的道术结合更是我们智慧的体现。
时刻以修心为本,感受觉知、觉察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