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思索,自己喜欢的模样究竟是什么样……我想一定是气质与形象俱佳型,要做到这样一点,需要由内而外的修炼。
曾看到过一句话——前半生的长相是父母给的,后半生的容颜是自己塑造的。年少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但当提笔要写下这段文字时忽然就想明白了。年轻时怎么都好看,这是胶原蛋白下的水润与饱满,但后半生的形象与气质要靠的是内心的修炼和通达。老话常说“相由心生”,大抵便是如此——面善者多心善,气和者必心宽。万念从心起,万事由心定,岁月虽带走了年少的活泼轻盈,却沉淀出稳健与得体,这何尝不是时光赠予的珍贵礼物?当我们遇事不再冲动、做事能周全考量时,或许便是修炼有成的时刻。
除了在世事中磨砺心性,更要在文字里浸润灵魂。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话从不是空谈。文字能让我们变得豁达,褪去浮躁;能让我们归于平和,少些戾气;能让我们看得通透,不困于执念;也能让我们内心温润,满是充盈……皮肤的胶原蛋白或许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逝,但心灵的“胶原蛋白”一定可以通过阅读来补给。每天或三五分钟,或两三个小时,无需苛责,只需长程地坚持就好;或散文随笔,或理论哲思,只要自己喜欢就行,就这样慢慢地读吧,就这样慢慢地写吧,我想这些一定会让我的心灵与大脑永远年轻!
我喜欢的模样,还该是永远对生活热泪盈眶,永远对未来满怀期待。当各种繁杂的事情扑面而来时,往往会让人失去热爱生活的本能。我们缠绕在各种琐事中无法自拔,导致没有了赏雨的心情,没有了赏花的意识,更没有了听风看云的可能……长期如此的结果就是目光会变得黯淡,生活则变得无味和干瘪,日子也将味同嚼蜡。这样的自己绝对不是自己想看到的模样,所以即使再忙,也要在适时抬头看看天,也要在忙碌的缝隙里听听歌,更要在适当的时候走出去看看大千世界,看看江河湖海,看看花草树木,看看市井街巷,让我们的内心永远敏感,让我们的双眼一直明亮……
未来总是值得期待的,自己喜欢的样子一定是不被眼前的困难绊住手脚的稳重与通透,一定是遇到事情后不会唉声叹气的豁达与乐观。困难永远只是暂时的,只要敢于从实际行动出发,未来一定是值得被期待的。被烦恼蒙住了双眼,永远是因为没有开始行动的决心和敢于出发的勇气,自己喜欢的样子就是——眼中有美好未来,而足下亦有实际行动,既会低头拉车,又能抬头看路。
如果说在写下第一行字时,我所向往的模样还只是模糊的轮廓;而此刻,它已如晨光里的花木般清晰明朗,那便是:遇事时携一份通达,如溪过水般不慌不忙; 闲暇时守一份阅读,似春酿陈酒般不怠不惰;心中常存一份梦想,像星子缀空般不弃不离; 脚下敢赴一份行动,若帆迎长风般不缩不怯。
乘着岁月的风勇敢去做那个遇事通达,心怀梦想,敢于行动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