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考上一本,你们肯定没少花钱。”这句话出自我的一位亲戚口中。
17年高考结束后,在经历了紧张兮兮的报志愿,满心欢喜的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我也听到了这句话。
这位亲戚在我高考结束后,平均一周两次电话的频率询问我妈,我的高考成绩出来了吗?
然后“指导”我,报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报医生和老师啊,这两个好。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她的儿子是医生,而女儿是老师。
当我说出我的专业时,她一句:“这啥专业啊,这种不好。”
然后在问过我妈我的学校是不是一本之后,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你们是不是又花钱了?”
这句话,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我给了你什么错觉,让你觉得我差到需要走后门上大学。
又是什么给你的勇气,觉得我的父母可以在国家级考试中给我找到捷径。
我不知道,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看似无比关心你,实际上只是等着看你闹笑话的“伪亲戚”。
他们等你看你惨败,然后听取他们那“热心”的建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的权利,不要用你贫瘠到了极点的想象力去给别人贴标签。
放假回家对话:
“你学的啥啊”
“广播电视编导”
“这以后能干啥”
“能干的多了”
“你这不行,还是应该……”
对你们给予尊重,尊重的不是你们本身,因为你们从来没有给予我和我的努力尊重,尊重的是你们和我父母的关系,我不想让父母难做人,所以我选择听过就过。
现实证明了,不是所有的亲戚都是亲人。
有的亲戚不仅不会和你共苦,还会在你身陷苦难的时候落井下石。
这种时候,做自己就行了。
我时常安慰自己,几十年后谁认识谁。
这样想,心里痛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