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禅的行囊》
美国当代汉学家、翻译家的著作《禅的行囊》,是一本关于寻找中国禅宗文化的游记,其文风简朴自然、疏朗清淡,读完全书,有一点感想。
首先我个人对如今国内念佛修禅的人们一直有种顽固的偏见,总认为他们这种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生活方式,暗示了他们的性格缺陷或者干脆是出于逃避现实、好吃懒做整天只要盘腿打坐就行的可鄙目的。这种偏见贯穿了我阅读本书的整个过程,与作者在游记中对修禅人生活的严谨、客观而细致的描述形成对比。最终我被说服了,我相信当下中国寺院里确实有着一群人从事着精神觉醒的艰苦学习和努力。
其次我读本书的一大感想是,作者对于描述事实的根本把握和尊重。一直以来,我所受的教育都在无形中要求我,通过文字进行自觉不自觉地撒谎和达到某种目的。写作的基本要求应该是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去寻找和明辨真理,以反思和改变我们生活中的贪痴顽愚。作者的这本游记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他直白简朴地描述所见所闻,对人对事抱着友好信念和良善心怀。而我在生活中或在提笔写字时,有时会忘了尊重事实这个基本常识,我会下意识出于某种目的而选择对自我最有利的素材。我不是在追求真理,而是在追逐如何让自己在俗世生活中活得更舒适、开心。这样做产生的结果是,目前我在生活和精神上都并没有更舒适更开心而是损失惨重,这种损失只有自己最清楚。
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追求真理,为什么要努力禅修让精神觉醒呢?我想可能是出于本能(也就是禅宗强调的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能成佛),每个人都想活得明白一点;另一方面是为了减轻俗世生活的痛苦,人活着的目的不应该为了追逐快乐,而应该求得自我和他人的解脱,以获得某种程度自在生活的智慧。而要获得这种智慧,首要的问题就是直面现实,不能撒谎。就像一首佛诗所云:“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最后是关于本书中几个印象深刻的小故事的。作者讲到他在旅行中得知一位朋友因为“没钱,没工作,没希望”而丢下妻女自杀的消息。作者在日记中写到“有爱为什么还不够?”还有作者回忆自己年轻时立志去台湾寺庙修行前夕,一位曾在二战时担任飞行员的流浪汉给他讲述了“猴人”的故事。流浪汉担任飞行员时曾遇难坠落在菲律宾一片丛林里,被那里的猴人救醒并跟他们一起适应丛林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美军进而投靠组织、离开猴人。二战结束后他回到美国,试着干过几份工作,可逐渐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于是他放弃工作,开始流浪,在碰到比尔·波特之前,他已经流浪了20年。流浪汉说,自己当初就不该离开“猴人”。他告诉比尔·波特,“如果你能找到你的‘猴人’,别再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比尔•波特随后去了中国台湾的寺庙修行,直到有一天收到父亲的临终遗书。父亲提醒他:你是不是该考虑干点有意义的事情了。于是他开始翻译佛经和中国古诗。比尔·波特说,30年来,他仍然没有找到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换句话说,作者找到了他的“猴人”,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从世俗的观点看,比尔•波特的生活好像很失败。他没有工作,平时要靠救济金过日子;在家时每天都从事写作和翻译,偶尔靠给大学讲课和带团去中国旅行来补贴家用。而从他本人的观点看,自己无疑活得自在从容、豁达睿智;更重要的是,他无疑是按照自己的本心活着的。
本书封底印着作者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不管是“猴人”还是“幻象”,作者都真诚地提供了一种生活的角度,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角度,来适当参照和反思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在有生之年尽量活得自在而轻松,豁达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