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从开国皇帝刘邦开始经略国家,经过了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励精图治和昭宣中兴之后,后面的元、成、哀、平四个皇帝把昌盛的局面一步步糟蹋殆尽,西汉王朝开始走向衰落。于是有了后面王莽新朝的改制时代。
(历史小白之前知道的就是西汉然后东汉,但今天才知道,西汉和东汉中间还有十几年的王莽新朝)
王莽早年丧父,因良好品行受到多人赞誉。因其伯父王风(大将军)生病时悉心照料,令王凤深为感动,临终前特地向皇帝推荐了王莽。
王莽后被任命黄门侍郎,也是在这个时间段认识了知己刘歆(官在天禄阁校理图书)。
西汉末年,今文经学门派森严,压制和排斥其他学派,已逐渐僵化,同时肆意地曲解经书的含义,使其成为现实政治的附庸,导致人心的混乱。
这一现象使得今文经学受到学者的反对。此时刘歆在整理校勘皇家藏书时,接触到大量新发现的用秦以前古文字书写的,没有立于官学的经本,他深深感受到这些经本能今文经学的弊端,这些经书就是古文经。(在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是得到朝廷认可并且得立学官的经学流派,古文经学则是传承脉络不清晰,经本或藏于秘府或流行民间,未得立学官的经学流派。)
王莽与刘歆一拍即合,两个人都想从古文经学中去想寻找一些新的社会治理的办法。于是步调一致地以古文经学为基础,开始规划理想的政治蓝图。刘歆是设计师,王莽则成为了实践者。
不论地位多高,王莽一如既往地礼贤下士,经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自己车马衣服去接济穷人,不管在民间还是在朝堂都深受爱戴。俨然是外朝的首领和学界的领袖。
他与刘歆一起开始力促古文经学成为官学。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汉成帝薨,汉哀帝继位,丁、傅两家外戚掌权,王氏家族受到沉重打击,王莽因此被免职,杜门自守。刘歆也受到了传统势力的顽固抵抗,大司空师丹等人诋毁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由于王莽已被免职,刘歆失去了最有力的同盟几乎被诛杀,不得已刘歆离开京城,几年后因病免去官职。
王莽虽然免职归家,但没有离开人们的视野,由于王莽的次子杀了一个奴婢,王莽觉得要杀人偿命,所以硬是逼迫着自己的次子自杀了。这件事使王莽在读书人中的声誉迅速提高,官员为王莽鸣冤上书的数以百计,希望他再次回归朝堂。
在众多官员的强烈呼吁下,王莽再次回到京城。一年后汉哀帝病逝,王莽再次出任大司马,掌握了内政外交的实权,在他的建议下九岁的汉平帝即位。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王莽执政的地位更加巩固,他认为改变王朝意识形态的机会正在成熟,王莽迅速组建起一个得心应手的班底,也将刘歆从地方调到中央,刘歆成为了当时意识形态与学术文化的最高领导人。
在刘歆与王莽同心协力下,一个大规模的古文经学宣传运动在全国掀起了。王莽希望能建造一个能够造福于最大多数人的社会,像古时候那般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
这样的理想让大家为之倾倒,王莽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圣贤,为此九百名公卿大臣请求朝廷赐予王莽象征至高无上礼遇的九命之锡,也由此改朝换代的大戏拉开了序幕。(凡是得到九锡的人后来都成为了一个这个篡位者。王莽被加封了九锡,他最后取代了汉。)
公元6年,汉平帝暴卒,年仅两岁的刘婴继位,王莽代政。之后让他当皇帝的呼声越来越高,到了公元9年,王莽接受了西汉最后一个皇帝,皇帝刘婴禅让后称帝,从假皇帝变成真皇帝,改国号为新。
历时二百一十多年的西汉王朝结束,王莽代汉而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做皇帝的先河。(好安静的一次权力交接)
可惜理想与实际有很大差距,王莽上位后颁布了各项政策,如王田制、废奴、五均六筦、货币改革等等,但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整个国家更乱了。
各地农民相继起义,天下溃畔、事穷计迫,王莽不得不废除王田、奴婢、六筦之禁,即位以来不便于民的诏令也都废除,这意味着改革的全盘崩溃。
由于王莽改革的全盘失败,原先的圣人王莽几乎成为全民公敌,人心思汗,民间出现了很多刘姓将再次称帝的说法,刘歆也参与废除王莽的兵变。(兵变后失败自杀了)
理想无法与现实相结合,身边的人都背叛了他。王莽从此深居宫中,希望从古文经中找到出路和答案,希望上天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但上天没有再次眷顾他,改革集团内部分裂加速新莽政权的灭亡。
王莽最终死于乱军当中,在农民起义的凯歌声中,新朝政权宣告灭亡。
以前的人真勇敢,为了实现梦中景象,为克服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为实现儒家构想的理想社会。不停尝试,就算失败也坚持寻找出路,那种时候上位者改革失败影响的可是全国人。最后虽然失败了,也值得敬佩。
与此同时,从儒家恢宏的理想和未取得成功的改革实践中,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改革必须切合实际、措施得当、贯彻有力、善始善终,会认识到改革的艰巨与困难,如此我们将在历史的教训中汲取营养,成就我们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