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用皮格马利翁的这个神话传说来描述这个现象,就是说当我们去期望某件事情会发生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会真的发生。
在物理上,有一个叫铯-133的原子。这个原子,每秒钟震荡9,192,631,770次。这个震荡频率无论谁去观察,无论我们是带着赞赏还是鄙夷的心情去观察,都永恒不变。这便是我们在自然科学里常用到的思维模式,精准但是冷冰冰,客观但没有人情。
但是,在我们观察人的时候,这种机械的思维模式就不再管用了,因为我们人类不一样,我们的态度会影响别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
✨如果我们粗暴地对待他人,就不能指望别人能笑脸相迎。所以,我们周围的环境,并不是天然存在,并且一成不变。相反,它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在和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态度会影响他人的反应,那么我们就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比如说,抑郁症。
什么是抑郁症呢?它的核心症状就是长时间的、高强度的负面情绪。开始的时候,负面情绪可能来自事业上的挫折、亲人的去世、失恋或者考试失利等等。但是仅仅是这些负面的事件还不能导致抑郁症,将我们带入恶性循环的,是我们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你开始感到悲伤时,你就会想到更多的负面事情,看到周围朋友更多的负面行为,于是你也会有更多的负面行为和情绪。而你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又会影响到你的朋友和同事们,于是他们会逐渐认为和你打交道很困难,因此会疏远你甚至离开你,这样你会感到更加孤立无援,从而陷入更深的抑郁。久而久之,你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就会给你构建出一个充满负面情绪的悲观世界。
所以,当你假设你的周围是一片鲜花的时候,环绕你的就是一片花园;当你认为你的周围充满了冷漠与无情, 那你就将被整个沙漠所淹没;当你在认真提防周围的人试图诈骗你、占你便宜的时候,你的周围,充满恶意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当你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即便是盗贼也会有人性的闪亮。
所以,学习心理学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学会如何去构建一个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周围环境。俗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你要有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你怎么来接触这个世界。枪与玫瑰,选择权在你。
【总结】
现在,我为你总结一下我们前三讲的内容。在这三讲里,我分别谈到了我们思维模式上的三大问题:
由文化和社会传承带来的与现代社会脱节的直觉思维。
由我们大脑发育进化不完备带来的自我中心思维。
能精准描述物理世界但在心理世界举步维艰的机械思维。
这些思维模式,使得我们无法洞悉自己、认知自我。而科学心理学就是要提出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来取代这些局限的,甚至错误的思维模式,从而来引领我们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