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三星正上演着“大撤退”。不论是整体裁撤深圳工厂,还是手机业务遭遇滑铁卢,种种迹象都在揭示着:三星品牌已不再被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看好。
战略撤出还是布局失败?
5月2日(昨日),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内(以下简称三星深圳工厂),绝大多数员工按照《协商解除协议书》的相关约定,结束了他们在这家工厂的最后一天工作。此外,与他们签订协议的甲方——三星深圳工厂也将被整体裁撤,退出中国市场。
4月27日,中新经纬注意到,实名认证为三星员工的用户在某社交平台爆料称“三星深圳裁员,所有员工被解散,月初领导就开会通知了公司要关门,员工要解散,没想到这么快。”该员工还贴出了包含《协商解除协议书》、遣散员工最终赔偿方案等内容在内的五张图片。
同时有媒体报道称,三星深圳工厂除6位韩籍高层外,所有员工于(2018年)4月底全部遣散,遣散人数约320人左右。有该工厂员工称,所有员工自4月3日开始陆续被部门领导口头告知“公司要关门、员工要解散”。4月8日,公司在内部会议中公布了初步的遣散和赔偿方案,但并未得到所有员工的同意,后经员工“斗争”,赔偿方案有了改变。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4月19日下午,该公司297个员工已全部签署了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协议。
5月2日晚间,《新京报》报道,三星中国作出回应称,其深圳公司确已撤销,将妥善安置员工、再就业等。深圳三星预计在5月启动清算流程,将对94名在职员工发放“遣散费”4617.79万元。而对于公司撤销原因,三星中国的回应是,出于强化网络事业竞争力的经营战略性考虑。
公开资料显示,三星深圳工厂是三星电子在韩国本土以外设立的首家通讯设备制造工厂。对于三星深圳工厂整体裁撤的原因,则有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称:“公司最早是做CDMA(一种无线通讯技术)手机,后来随着CDMA手机市场需求减少,2013年开始转向通信基站设备的生产,意图打通中国市场。结果4、5年过去了,还是未能打入中国通信市场。最终韩国方面的股东要求解散深圳工厂。”
世界份额第一难掩中国市场0.8%的尴尬
“退出”中国市场的不仅三星这家工厂,还有三星的产品,其中智能手机最为明显。
据2018年4月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由5年前(2013年)的近20%降到了0.8%。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星智能手机在国际市场的强劲表现。
2018年2月份,数据研究机构IDC公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智能手机销量为7410万部,市场占有率为18.4%,两项排名均仅次iPhone,排名世界第二。紧接着,在2018年第一季度,三星就实现了对iPhone的反超。
三星手机广告
来自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Q1,三星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为7820万部,市场份额为22.6%,两项排名在国际市场均位列第一。
电信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的“溃败”主要由于国产品牌手机的崛起,同时苹果手机高高在上也进一步挤压了三星的空间。
上述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也指出,三星在北美、西欧和韩国的关键市场保持稳定,但该公司在中国和印度正面临来自小米等竞争对手激烈的竞争压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对中新经纬表示,发生在2016年的“Note7爆炸”事件或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转折点。“三星的傲慢态度伤害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当然公关手段也差了些。”该业内人士表示。
同时,也有分析认为,本土化能力缺失以及在AI方面落后是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原因。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认为,在相同定位的产品竞争中,三星手机的品质不一定比其他品牌强上很多,但是价格却比竞争品牌高出很多。另外,尽管三星的硬件能力非常强大,但是AI能力确实是落后了,再要超越苹果和华为已有难度。
而在谈到上述三星深圳工厂整体裁撤的原因时,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这或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关,面对制造业利润和回报急剧下降,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家劳动力成本则相对更低,是很好的选择。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基于三星的业务调整,而这很可能源于业务转移。
三星电子的2017年财报显示,在消费类家电和移动通讯业务下跌的情况下,增收主要系存储和OLED(有机电激光显示)业务板块的提振。存储类和显示屏业务营收相较2016年Q4营收分别增加54%、51%,已超过三星季度总营收的一半。这意味着,三星的营收和运营重点正由消费类产品逐渐转型成为原材料的供给。
据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将不是做单纯的投资,而是进行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