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家庭装修,大家一般有些固定的思路,比如,冰箱应该放在厨房里,地板一定要买新的,入户玄关的地面与室内不要有落差,等等。
其实不然。接下来,我斗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个反常规做法。今天说下沉式玄关。“下沉式玄关”也可以称为“落灰区”,我们在日剧或韩剧中偶能见到它的踪影,即入户通道(玄关)和室内地板之间有一个高度差,看上去玄关是凹陷的,故名下沉式玄关。这种下沉式玄关的好处显而易见:鞋子留在玄关处,不会将鞋底灰土带进室内地板上,保证了室内的干净与整洁。在“##住”App上,这种下沉式玄关让我一见倾心,念念不忘。正好老家这套房子,有一个2.5米长2米宽的入户通道;正好我们准备装地暖,再加上地板厚度,地面可以抬高4~5公分,做下沉式玄关有天然的优势。当然,做下沉式玄关只需要一半的走道就够了。
然而,先生表示强烈反对。首先,他觉得不好看;其次,容易摔跤;再者,父母来小住,轮椅行驶不方便。
最后,他振振有词地质问:“如果这东东这么好,为什么大家都不这样装?”我把住友的实景图片给他看,他摇头;我说习惯了不会摔跤,卫生间不也有高度差嘛,他摇头;我说高度差仅4~5公分而已,轮椅应该可过,大不了搞个活动的木质三角坡。他还是头摇得像拨浪鼓。好在,我把我的意图说给设计师听,设计师十分赞成,并说她有一个客户这样做了,加上感应灯带营造氛围,效果很不错。
有了设计师的支持,我信心倍增,女儿也站在我这一边。先生少数服从多数,只得勉强妥协。下沉式玄关没有辜负我的厚望。到访我们家的客人,进门第一眼,都被这玄关惊艳到了。不是先生之前担心的“不好看”“不伦不类”,而是美观、实用、温馨,别具一格。甚至成了我们家的招牌。
一天,来我们家好多回的他小姐姐,点着头感慨地说,这个下沉式玄关可以啊,没有它,家里的感觉会不一样。我心想,这么好的东东,差点被你弟“搞泼了”。我们一好友,住的是单位七层楼的老公房。房子加装电梯后,他们封闭了原来的入户门,在另外一面墙上开了一个新门。受我们家的启发,在开新门的同时,也顺带做了一个下沉式落灰区。也用得十分“得劲儿”。大家可能知道,网络上对下沉式玄关褒贬不一。喜欢的特别喜欢,不喜欢的把它说的一无是处,斥之为鸡肋。作为下沉式玄关曾经的狂热拥趸者,如今的实际使用者,我想客观和理性地谈谈我现在的看法。毋庸置疑,下沉式玄关最大的好处是保证了室内的干净和整洁,是“洁癖者”的福音。但是,什么东西都有利有弊,下沉式玄关也不例外。比如增加了施工难度,主要是收口处的处理;如果不装地暖,为了落差去特意抬高室内地面,不仅增加了预算,还降低了层高(如果层高不高的话),也大可不必。而且有的户型结构也不适合,我认为,只有单独的走廊式玄关最适合做下沉式玄关。那种一开门见全屋的房子,本来是一马平川,硬要拗造型,搞一块地下沉,的确不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即使喜欢,也不必强求。
至于因为高度差容易导致摔跤,这点我不大认同,说这话的人多半是想当然(跟我先生刚开始想的一样)。要相信习惯的力量。很多老人在家里摔跤,往往是摔在平地上,比如我公公,一次起床摔倒在床头柜旁,一次摔倒在门口的鞋柜旁,好在都是皮肉伤。我婆婆没有这么幸运,半夜梦游中起床疾奔,撞在卧室门框上倒地,髋关节骨折。老人家90高龄,做了置换髋关节手术,两年过去了,恢复得很好,能自由行走。说好信马由缰,真的开始漫无边际了,就此打住。
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