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听过《大秦帝国》系列,看过几次画面,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完整得看下来。这几天《大秦帝国之崛起》正在播出,正好时间允许并且可以借机复习一下历史知识就一直追着看了下来。
从目前看了12集来看,《大秦帝国之崛起》拍摄确实不错,画面风格古朴、人物行为符合时代特征、故事情节安排紧凑,都为这部剧集增色不少,至少不是目前国产古装剧的浮夸可相比的。但作为一部电视剧,也是有其局限和问题的。
《大秦帝国》以秦国为正面角色,想想这也理所当然,讲“大秦帝国”当然要把秦国塑造为正面角色。秦王伟岸、雄才、知错能改,太后果决、有智谋、有手段,穰侯处处以秦国利益为重、赤城忠心;反观其他各国都是反面形象,老楚王昏聩、容易信人,新楚王更是不成器;齐闵王贪婪;其他各诸侯国君主都是没有抱负的模样,望之不似人君。这也似乎是每部剧都有的问题,剧中一定要找出个“坏人好人”来。其实,那个时代哪有什么正面、反面角色?各诸侯国都是利益使然。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如此,毕竟此时的战国也只有秦国国力是在往上走。但至少国君的形象应当不是这么鲜明地分为正反两派。这方面,我们或许应该向《权利的游戏》学习。
还有一个是作为正面形象的秦国,不利于宣传秦国的因素都有意忽略了。比如,宣太后与义渠王淫乱就没能体现,而是说是秦惠文王灭的义渠,这显然是与历史不符。因为史书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苏秦历来都是正面人物出现在各历史剧中,《大秦帝国》也对他进行了美化。给苏秦离间齐国安排了一个非常美好感人的缘由,为情而间!苏秦的形象愈发高大了。而史书原文为,“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当然,作为另一种解读使故事更加贴合现代人的口味也未尝不可。
整个看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是:各诸侯国时而结盟、时而打仗,而能人志士在各诸侯国之间的任职,却犹如当今公司之间人才的自由流动一样,自由度很大,可以来去自如,可以去曾经的敌国任职,甚至可以同时佩几国相印(几家公司的CEO)。从这个角度来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关系俨然就是一家家的大型企业。
其实,这里一直有个疑问,各诸侯国国君就这么放心让他国之人来本国任职,尤其是丞相之职?难道不怕,他国之人是间谍或者两国对立时,他国之人叛逃回本国,把本国机密告知他国?经过我的思考,我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解释:(1)各诸侯国打仗相对公开,都以仁义之师自居,仗前先宣战,甚少使用突然发兵攻击、偷袭或不宣而战等手段。而且,战国时间各国都有大量的间谍活动,要是敌国发兵,很少逃过间谍的眼线。或许基于以上原因,各诸侯国的重大事务都相对“透明”,各诸侯国人口、兵力、装备等都相互有底。打仗主要讲究战术手段,都是靠主将依据战场形势临时发挥自己的能力,很少出发之前就知晓此仗如何打。这样,在本国任职的人在打仗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就有限了。(2)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这是各诸侯国君主吸纳和重视人才的结果。重视人才已经成为各诸侯国君主的普遍倾向,目的当然是满足诸侯国兼并战争的需要。所以,人才的频繁流动,也导致各诸侯国君主急于留住人才,毕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个人在各诸侯国之间流动并没有压力,因为大家都共同尊周王室为大统,都是在一个天底下为周王室共事(虽然周王室影响力已然很小了)。倒是各诸侯国君主会有人才的压力,毕竟人才难得,说不定没留住了也就没有了。所以或许正像一位网友所说,战国时期对人才的渴求,足以让当政者冒着他们是间谍的风险而留用他们。当然,也有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的,齐闵王时间的齐国即是因为苏秦的“死间”直接从一流大国地位降为二流之国。“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战国时,最大的间谍当属苏秦莫属!
作为一个楚国人,宣太后、穰侯魏冉作为一个楚国人,为什么事事为秦国打算呢?在我看来,他们已然真正把秦国当做自己的国家了,毕竟自己的权势、利益都在秦国。而楚国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利益。况且,他们也会受到秦国贵族尤其是要受到秦王的制约,秦王可是自诩为真正的秦国王室的,不可能事事都能如宣太后等亲楚派大臣的意。一国之人在他国任职,反过来攻打母国的行为在当时以及之前也属正常,毕竟有楚国人伍子胥灭掉楚国等事迹在先,当时也没有“X奸”之说。还有人说,战国时期的人们没有“国家”的概念,只要谁对我礼遇有加、对我有恩,那么我就是他的死忠门客,他就是“我主”,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而已。“我主”与“我国”比起来,还是我主更重要,尤其对于一国非王族来说。这也是各诸侯国之间人才流动频繁的一个原因。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