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一批“00”后成年的话题,让大家纷纷刷起了18岁照片。可00后CEO一番打脸言论,让很多80后、90后大呼膝盖中箭。此刻看文的你,是不是正像她说的那样,躺在沙发上,玩着手机呢?
00后CEO喻言火了,她在《放学别走》节目里发言,“在我拿到几十万上百万投资和奖金的时候,很多成年人,还在打着王者荣耀、拿着基本工资,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听过之后,有没有一种“扎心”感。
虽然喻言小朋友已经带领这个项目多次参加创业比赛和节目录制,不久就有媒体指出其父亲是多家公司法人代表、股东以及公司高管,其创办了一年多的公司是“空壳”,背景很深……
虽然我们习惯了新闻舆论的热闹,能在吃瓜围观时不傻傻地跟风轻下结论,但边吐槽边乐呵下,依旧一日不变化的生活,仔细想想,00后的吐槽还真的就是我们的现状。
“长江后浪推前浪”,未来年轻如00后的代表们掌握时代时,没方向没想法,松散的安于现状的部分80、90们,可能真的会被“拍在沙滩上”。
如何在死工资下增加财富,或者不拿死工资,让生活有点变化,说来说去,都在钱上。
人人都想财务自由,但梦想之所以是梦想,就是因为普通人难以实现。不过让自己资金充沛不捉襟见肘,还是能通过一些方式办到的。
“吝啬”钱花去的地方
为什么影视上财主大都是一副“抠门”的形象,不害人却不讨喜,因为主角需要他帮忙的时候,总是讨价还价特别精明,虽然有一定的夸大表现,却也反映了财主们大都守财的特性。
现实中财务不错的人不会那么抠门,但大部分真正财务自由的人,往往也都简朴。
苹果CEO库克会赶在美国连锁百货店打折时购买内衣,Facebook的扎克伯格日常开一辆1.6万美元的本田飞度,李嘉诚多年身着传统西服,佩带仅值26美元的手表,更不用说比尔盖茨日常穿着像个理货员。
有钱人不喜浪费,而没钱的人往往任钱流之。第一桶金难得在于没有资本, “吝啬”花钱的地方能很好的节流并积累本金。
不冲动消费、减少娱乐花钱、避免“整筐丢西瓜,满地拾芝麻”的花钱方式,记账并定期分析自己的消费,将“身外之物”的比重减少,投资自己的比重增多。
吝啬就是看重,看重之下,会懂得分辨消费陷阱,不容易被广告推荐迷惑,也会减少自己的物欲,提高生活的智慧和品质。
发展“第二业务”
这个时代,没个副业,总觉得憋屈和亏。一时间,所有人都在找各种出路赚钱,连最保守的大爷大妈都知道不能简单存钱,要去银行买个保本理财。
共享经济、知识变现、信息消费、服务个性化等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业余直播赚零花钱的学生、开出租车能掏出保险名片的司机大叔、以及遍地生花的公众号头条写者,周围人正在演绎赚钱大战。
这个时代是急躁和现实的,对很多人来说很糟糕,但同时对于肯动脑的人来说,又是利好的。
信息流动、平台丰富的情况下,开源方式变多。
肚子里有料可以开号写作、有地区环境优势,能代购做差价倒卖、长相有特点或者风格逗比,可以拍视频赚粉丝投广告.
发挥特长、整合信息、或者仅仅做简单搬运,找到合适的途径输出有需求的部分,都能得到收益。
善于琢磨并真正迈出第一步参与,不要在全民潮下做一个事外之人。
除非你的时间很宝贵,有更珍视的事要做,其他的,与其打打游戏吹吹水,不如度量自身,谋个另外的生存之道。
当然,琢磨参与时,要注意轻重分配,不要耽误了原有的立足之本。
有一颗“赚钱的心”
身价上亿的老板们依旧奔跑忙碌于各处,钱不是他们的目标,赚钱的感受却是他们的快乐。
钱不能轻松得来,大部分需要辛苦和风险,而人本身就是懒惰和逃避风险的。
如果不能学会把赚钱当做一种快乐,有一颗赚钱的心,就很难在这上面持久。所以,要渐渐去培养自己赚钱的心。
“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
有一颗“赚钱的心”,日常选择时就会向这方面倾斜,玩游戏时选能分奖金的“直播答题”、无聊时去各理财产品下薅羊毛、针对性使用信用卡能打折和积分换家常用品。
虽然盈利都很小,但这些举动,在没改变投入的情况下,就比平时和旁人多得到一份。
有一颗“赚钱的心”,会在工作疲乏想偷懒时,咬牙坚持一把,提效提质,拿到绩效A的奖金;会把再少的工资,也兢兢业业的固定存部分,或者投两只基金等着时间的复利;会对各种机会敏感,更容易抓到赚金变现的机会。
有一颗“赚钱的心”,把赚钱当做一种兴趣,引发开来,变得自觉去学理财知识、关注财务资讯,主动把握宏观形势。 这些带来的习惯,也会在其他事上带给我们反复的益处。
好的东西都是力上加力的。培养并保有一颗“赚钱的心”,渐渐就会发现,处处都有生钱的迹象。
我们不能融资百万项目,却可以融资力量给到自己。如果你比旁人提早认识到花钱赚钱的方式方法,就能在自己的自由上,更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