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刚好是一名懒癌晚期、拖延患者、计划终结者;
选择困难症、手机依赖症;
或是白日梦想家、度日如年的废柴;
还是试图改变世界的中二病骚年、斜杠青年、工作狂……
这个时代有各种数不胜数的怪癖和综合症,它们阻止了我们试图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的步伐,让人们在越来越碎片化的时间里,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去专注于做好某一件事情,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虽然感觉做了很多事情,但最后却发现其实并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果,对生活的充满了无力感和焦虑感。
所以,在碎片化时代下,如何解决生活的各种无力感,如何把学习到的知识形成系统化已然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一大痛点。
那么怎么让我们日常收集学习到的碎片化知识为我们所用?怎样去识别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和怎么把它们转化为我们的内功变成能力呢?
今天晚上我在小六老师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名学习高手》的分享中发现了答案。
一、做猎手型的学习者
小六老师分享说,在我们生活中,面对的知识很多,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又有限,到底该学什么呢?
在具体选择学习哪方面的内容之前,我们需要先认清自己的知识有哪些?
1.知识分层:
我们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一般是有底层的通用知识和上层的专业知识构成。
通用知识:最基础的应用知识。也包括某些领域需要掌握的入门知识,如阅读、写作、时间管理等。
专业知识:已在某个行业里花时间的一定的知识、经验沉淀。如财务、理财、IT技术等。
2.知识分类
其实我们知识分层和知识的分类结合起来,对自己的大脑知识进行梳理,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知识罗盘,这样就很直观的看到自己能力的定位,把外界对你的期待你对自己的期待结合起来,这就是成为你学习的目标。
二、收集信息
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个人知识罗盘,学习区里是自己需要学习和提升的知识技能,那我们应该如何去随时随地地收集我们学习相关知识的信息呢?
1.书本:快速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方式能让我快速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对于畅销类的商业书籍其实也有它的可取之处,你至少知道了当下大家都在谈论什么。
2.微博:我关注的微博的技术类大V们都很少发生活类信息,他们更多的是干货文章的分享。
3.微信公众号:优质的微信公众号里面的文章你会发现很少鸡汤,很干货;
4.网络云课堂:怎么样既能学到东西又不用跑上海北京呢,那就去上网络云课程吧。
其实有很多方法去获得知识的途径,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如何快速成为领域专家》,六神的分享让我学到了这几点!这篇文章。
当知识碎片越来越多的的时候,小六老师推荐我们使用印象笔记这个工具,使用工具可以解放我们的大脑,更专注于学习当下的事,方便我们去管理知识碎片,让知识更有条理的为我们服务。
因此,面对这样一个具有海量信息、知识碎片化的时代,你得先有一个能帮助你管理知识(杂事、灵感、信息)的工具——印象笔记,解放大脑,专注当下。那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印象笔记来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向碎片化信息要效益呢?
建立收集箱
设立自己关注的领域,建立相应的笔记本,当看到相关知识时,可以分门别类存放。当不确定把知识放哪类文件夹里,可以创建一个收集箱。如在微信里安装印象笔记插件,微信里好的文章即可收集。建立收集箱是为了让你面对未知的知识时不纠结!
三、信息整理
1.命名
用编号规划你的文件夹层次,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命名规则。
2.分类
1)数字表示;
2)FRS分类逻辑:FLOW工作流、Stock经验库、Reference知识体系
3)工作任务和关注点。
请自由组合,不要局限。
3.贴标签
通过标签,我们可以从任何维度来增加属性。
四、信息内化,变成自己的能力
知识整理后进行分享,让知识吸收率最高。
知识的分享途径:
1.线下社群分享(拆书帮、十点读书会、行动派、趁早)
2.线上分享(微博、知乎、豆瓣、简书、百度)
3.自媒体(自营、投稿)
4.个人电台(荔枝、喜马拉雅、红点)
5.写作(新媒体专栏)
写在最后:
去行动吧,脚踏实地 、复盘目标
一切只框架不谈行动的都是纸老虎!再好的框架,再好的知识管理体系,没有定期复盘整理、断舍离,可能会造成体系内信息臃肿,最后又沦为一个仅仅是存放信息的收集箱。搭建起来的知识体系,应该是目标助推器,而不能仅仅是一个收集箱!知识管理不是管理知识,而是管理知识成果。
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