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到了什么:1. 清空工作篮,并不意味着完成你所收集到的全部工作。它指的是识别你收集到的每样东西,确定它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它需要你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2. 工作篮转化的原则
首先,你在处理工作篮的时候,一定要从上到下,第一个要处理的是最上面的事物。
第二,一次处理一件事情,千万不要多任务运行。
第三,永远不要把事物再次放回工作篮。
3. 没办法付诸行动的事情
第一类叫做垃圾,第二类叫做待酝酿的事物,第三类叫做参考资料。今后可能有用的这些事情,我们可以把它放到一个备忘录里面,也可以把它放到日程表里面。
感想:这一点我做的不好,放到备忘录后,本能地很抗拒再看它,后者说不喜欢再回顾,导致浪费了时间精力,学习力比较差。以后要定时回顾,整理。
4. 需要采取行动的事情
第一类,马上去做、立即执行的。标准就是这件事情可以两分钟之内完成。
第二类,如果下一步行动花费的时间会超过两分钟,也不要马上就去干,委派他人。
第三类,推迟执行。
感想:第一类方法我经常用,确实很管用,但第二类和第三类以前用的很少。作者帮我们更明确地提出了方法,接下去要更好地实践它,相当于给事情分类归档,这样处理事情也会更明确,清晰。
5. 在数字世界里,人们在做出保存或扔掉某资料的决定时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计算机和云存储空间似乎在持续倍增,由此带来的好消息是,我们将会有更大的空间来存储更多的信息。另一个好消息是,强大的搜索功能也随之不断增强。而坏消息是,尽管搜索功能很强大,但它会同时加剧随意归档现象,导致对诸多事项的规模和性质认识模糊。由于数字存储是在缺乏事先考虑的情况下近乎自动完成的,这就很可能导致持续存入新资料却不加利用的现象。
感想:科技的发展,存储方式越来越多,但也造成了信息的随意堆积,总想着现存放好,以后在分类,后来越来越多,自己懒于去分类,形成了恶性循环。总结名人的经验,总少不了归类分析这点我很缺乏,以后要改正。
今天哪里可以做的更好:把自己要处理的事情先分类,分类完之后事情一下就很清晰了,减轻了自己的压力,提高了效率。
明天我的计划:阅读打卡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