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
人往往觉得是性格决定的命运,要改变命运,我们需要改变性格。但好像只能叹息,性格是长期养成的,绝不容易改变,于是只能接受命运。在以前教育孩子过程中,焦虑急躁,也喜欢归结为性格,一提到性格决定的,就感觉被锁死了,改变很难。
但最近在学习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中了解到,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性格而是关系,从关系的视角看,所谓的人格或者个性,不过就是人在某一段特定的关系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的表达方式。一位妈妈正在指着孩子,“为什么作业没有做完,一天到晚就只知道玩手机”,而这个时候老师打来电话,妈妈的语气一下子就变得缓和了很多。也许我们在看见第一种表现的时候,认为这位妈妈性格比较急躁,但同一个人在第二种表现中又被认为是性格沉稳,有理有节。为什么同一个人会出现很多种不同性格的表现呢,原因不是性格问题,不同的情绪反应只是处在不同的关系中而已。
当理解到可能不是性格决定行为和情绪反应,有可能是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行为和情绪反应,那我们改变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只要寻找到能让自己表现更好的关系就好。
一个父亲由于儿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被请到办公室交流,一开始父亲就对站在旁边的儿子一顿数落,然后给老师说,“孩子是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自己无能为力,也不知道怎么办。”当时孩子表现出的就是抗拒,不屑的表情。我后来陈述了几件孩子在学校里边表现特别好的行为,他很多了不起的地方,后来孩子眼神变得更善意了,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尝试改变一些不好的行为。在这个过程性的改变中,我意识到孩子的行为不是由性格决定的而是由家长和孩子长期不恰当的关系造成的。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只要能改变关系可能就会实现。
女儿表现出对妈妈的情绪很敏感,自身也很情绪化,以前也归结为孩子的性格没有养好,现在改变已经不可能了,可意识到这种敏感的情绪可能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导致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就是一个教育家,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扛在了自己身上,导致其他人都不管过程,只看结果,妈妈在过程中由于角色定位,很多问题就羞于表达,独自面对,长期处于焦虑中。女儿的学习需要为妈妈负责,无法真正享受学习成长的过程,妈妈觉得教育好孩子是对家庭负责,不允许失败。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中,三角关系变得很敏感,话题只有孩子的学习。
若非意识到长期的问题可能是自己的角色定位,导致家庭关系问题,要调整孩子的状态,只要能找到最好的关系就好。如何做了?
用“课题分离法”: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理论,大意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课题做好,而你只负责把你的课题做好。至于判断一件事是谁的课题,准则是: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以妈妈和女儿关系中选择中考学校为例,了解学校信息,分享你的经验,这是父母的事,最后是否接受是孩子的事。早上叫起为孩子端上一杯热水,提醒时间都是你的事,是否立即起床,那是孩子的事儿。表达需求,拒绝,大胆尝试,那是你的事儿,别人怎么想,他的感觉怎么样,那是他的事。
处理关系的第一步:分清是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