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1.《被讨厌的勇气》(二刷完毕)
我第一遍读这本书的时候,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对里面的观点表示惊叹,这回二刷关注了一些先前没有注意的点,反而比较费解,书里也提到了,说一下子看懂的人一定是没懂,前几天跟一位仅仅一面之缘的老师提到这本书,她说这本书讲的还是很浅显,我就觉得拉到吧,是你还没领悟“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
2.《番茄工作法图解》(已看完)
花了大代价把一本专门讲番茄钟的书看完了,还做了摘抄笔记,工具书看完不去做就是白搭。
但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发现了问题,比如如果用手机番茄todo软件记录的话,那手机就得随时在身边,增加了我对手机的依赖。还有硬生生地用25min计时提醒的话,有时候手上的任务正做到一半呢就被打断了,怎么说,灵活性不是很强。
这都是我在运用的时候的感受吧,所以为了减少对手机的依赖还有硬生生地被打断,我打算就用机械表来记录,完成了就在任务旁边的方框打“✔”,给自己正反馈。
3.《幸福的勇气》(30%)
几年后青年对《被讨厌的勇气》里的一些点再次向哲人发起质疑,可以说是对上本书的很好的补充和说明,如果对《被讨厌的勇气》里的点读来费解,完全可以看看《幸福的勇气》。
写作
1.周复盘1篇,更文5篇。
还是一如既往地维持日更的频次的,因为上周更了7篇,所以刚好。
2.这周脑子里的思绪多而杂,有碎碎念,也有读书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很想把它们一一写下来,但过后好像又不知道要写啥了。
昨天花了半天时间把自己近一个月的文章看了过来,多是反思的成分,进行归纳总结成“认识我自己”,包括三部分,“我想成为谁”、“我身上有哪些需改进的地方”、“为此,我需要读哪些书”,发给妈妈看,妈妈表示惊呆了,说我对要求太高,这完全是圣人的标准。
那我是这样考虑的,像我今年养成的每日写作、复盘反思的习惯,通过做这些事,你是比较容易认清自我,“我是怎样的人”、“我想成为怎样的人”,像我前20年没这样做,也过得好好的,但现在我这样做了,而且是每天,你发现了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不去改,可以提升的地方不去提升,那这些发现的功夫倒不如不做,照样每天也快快活活的。
我想变得更好完全是自发的,改变很难,我也没有要求自己站在这儿就要怎样怎样,列出来只是给自己一个方向,慢慢向它靠近,而且罗列的一些点,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日复一日的思考,是很难企及的。
3.哎!日更不简单呀,这是我日更的111天,各种复杂的心情吧,好难、不想放弃、开心...就好像有根弦在我脑子里一样,也是对自己的磨炼吧。
健身
1.运动2次,平均每次25min.
项目有:
卷腹、深蹲、有氧训练和拉伸等。
2.这周运动量严重不足,也是因为生理期吧,而且近期整个人精力状态也不在线,跟运动的少多少有关系(后面会好好罗列下原因)。
专业
1. 一篇选修论文
2.备战基础医学考试
很无奈地对自己说,我还是没能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原因如下:
①拖沓,每次想学习的时候,我就想溜去写作;
②任务大,精力够不上(有一天用了十几个番茄钟,结果晚上就累趴了,还有,这两天,人确实不在状态,不管学习还是看书还是现在写复盘,有点昏沉๑_๑)。
③未计划人事的干扰(比如有一天晚上吃饭,有个老师拉着我巴拉巴拉讲了半天,关键我先前也不认识她)
④最近思绪多(会思考很多东西,想多了就不想干事了...)
考虑:
1.将复习置于一天的首位,如果刚好有思路,就先把思路记下来,之后就心无旁骛投入学习。
2.还是不要逼迫自己吧,比如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干点轻松的事儿,对自己耐心,等精力慢慢恢复过来~
3.这段时间要阻断一些干扰和信息源了,全身心投入备考中,不仅是下周的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期末考,你说几大本砖头样笨重的书我怕不怕,还是怕的,我也不敢拿我的前程来堵呀(要是挂科我会锤死自己的),不过我还是对自己有信心的(就是无来由的自信,你能怎滴我!)
4.写作还是要日更的,每天阅读每天思考的习惯我不想轻易断送掉,但可以给自己放低要求,比如每天只读半个小时,每天只要求写五百字,嗯,要合理分配时间,阅读和写作每天限定俩小时,毕竟,当务之急还是考试要紧呀,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滴啦,我也不是完美主义者~
习惯养成
昨天归纳的“我想成为谁”中,有一条是长期主义者,罗列如下,
长期阅读
长期写作
长期运动
长期冥想
长期复盘
长期定投-长期记账
长期利他-提供帮助、感恩、鼓励和赞美
这些都是我在做的,除了记账做的过程中没产生什么意义感,其他几个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意义重大,虽然现阶段还比较初步,有些做的也没那么好,但真的已经在路上了...
社交
1.和娘亲:两次电话交流
时长:(周二:未记录,周六:整整100min)
把“认识我自己”逐条细说了一遍,一是重申和复述,二是分享和见证,妈妈是我成长路上的见证人和陪伴者!
2.和小红帽:语音文字交流
她是语音,我是文字,讲真,小红帽姐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真的,思想很有深度,一看就是积淀深厚,平时没少读书思考的,给我介绍了她本人很喜欢的两对情侣(王小波和李银河,波伏娃和萨特),她向往的是那种灵魂伴侣,但很难,所以得先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啊。还说哲学是万物的根基,她一开始就是看的哲学方面的书,所以成长比别人略微快那么一丢丢,这让我对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向往,还给我分享了对她影响比较大的书单,嗯,我会逐一去看的,在此感谢她。
3.和胡润:文字交流
他是来给我分享他跟研究生导师会面交流的收获的,他是今年才转专业想考北师大的心理学,因为他发现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激发人的天性和潜能,把心理研究好有助于他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然后他也说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拿结果。我是真看到了他这半年多来的变化,一如既往地能量满满,但又多了几分务实和沉稳,我真的很看好他,预祝他明年顺利上岸!加油!
4.和晗乐:电话交流
时长:67min
涉及读书心得、冥想体验、精力、番茄钟等方面的探讨,我跟他真的挺像的,思想观念、性格都比较相似,是同频之友吧。他给我的反馈是,“第一次和这么有共同语言的朋友聊天,真的是太兴奋了。”很开心能认识这么多同频之友,虽然只是在网上,但却是现实生活里远不能及的。
5.和良羽姐:文字交流
话题是爱情和婚姻,521那天姐姐秀恩爱了,很甜,虽然我这方面没啥经验,但还是会很好奇。姐姐给我分享了自己的爱情观,其中有一点,“有把不幸福的变幸福的能力,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男人(品德不能差)都能过得幸福的~要有爱自己和别人的能力。”这点我很赞同,幸福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要有幸福的勇气和能力。姐姐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说出这番话,也是内心强大有智慧的女人呐~
6.和月月、津津、仓杰:文字交流
话题关于人际交往:“对让自己感受不好但又不得不朝夕相处的人做何感受呢?”
这是我主动询问他们的,一是大家是同龄人,都在上学,平时应该也会遇到类似问题,二是我观察他们,他们都是那种给我感受很好的,所以我觉得他们对这个问题应该会有自己的理解~
的确,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我跟月月的想法一致,毕竟都是女孩子哈,“尽量远离,去拥抱美好的人和事”;仓杰的看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随便聊聊天提出来进行沟通,然后还给我说了要建立自己的框架,不让别人去触碰自己的底线”(哈哈哈,不愧是恋爱谈的好,我就知道他平时是有一定的思考的,大帅锅厉害哦~);津津的看法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很好用的,不用太把别人说的话往心里去,别人的话听听就好,嘴上稍微奉承两句。”其实津津是很有包容心的,也是很有智慧的,平时给我的感受真的挺好的,虽然我暂时学不来,但我会慢慢去体会他说的话。
感谢他们每个人,都给我提供了思考的价值~
(我现在也终于明白为啥要就一个问题去广泛征求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了,因为这样可以拓宽思路,也许他人跟你想的不一样,但每个人说的每一点都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所以以后要多留意大家身上的闪光点,然后遇到问题了就可以去请教这些人嘿嘿~)
7.和静如:
文字交流,一是因为近期想看哲学方面的书,得知她很喜欢哲学,所以就问她这方面的,二是520发个祝福问候一下。
8.和玉蓉:
她是专门在520那天感谢我的,还给我发了个红包,不过我没收,其实我觉得真的就是彼此陪伴、互相温暖、共同成长吧。
这也让我再次明确了利他的意义,首先利他本身就是满足自我利他之心的需求,是不求回报的,但总是被温暖和感谢,也是意外的收获吧!
感谢自己,感谢这帮小可爱们~
9.和叮叮:
姐妹在520那天给我送了一包面包哈哈,她就是那种心思细腻、心怀感恩、很少计较的人,我觉得跟这样的人交朋友我会很放松,没有负担。谢谢你,姐妹,一直给我温暖和爱,等着,六一我给你过哈哈
10.和嘉杰:
在520那天彼此几乎同时收到了互赠的书籍,还都发了朋友圈,真是过分高调了哈哈,共同好友就来问是不是“亲姐弟”,no no no,是半路倒腾混出来的哈哈。
11.和一位陌生老师:
面聊1h
吃饭的时候碰到了,我问她这菜在哪儿打的结果她就让我打了坐到她对面,然后巴拉巴拉给我讲了很多东西,有些我赞成、有些不赞成、有些没听清(语速快,食堂杂音大),很多事情喜欢代入自己的观念,说话疑神疑鬼的,最后还跟我说她不+人微信的,我到也没想+啊,哎!
12.和雅涵:
面聊15min
她主要向我讲述了考研方面的困惑吧,有点迷茫,不知道方向,其实我觉得自己一定得要有一个对自己的定位和衡量,花一段时间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就这个问题好好思考一番,做一个权衡,明确目标院校和从业方向,全身心投入备考,还有,就是不要看着别人,只管走好自己脚下的路就好了。
哎!凡事还是要自己拿主意呀,我们要有选择和承担选择后果的勇气。
13.和荣群:
好久好久不联系的老朋友啦,他是来给我安利他最近很受影响的课程的,然后彼此简单问候了一下,感觉有点陌生了,其实一直很陌生,虽然之前一段时间聊的挺多的。
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板,不会去透露他的情况,也不会了解我的情况,可能也有性格的因素在里面吧,其实我觉得朋友的话不必这么见外,感觉很有距离,虽然真的很有距离,他人在国外,所以跟他约了以后电话聊,我到想看看是不是电话也这么有距离。
14.和舍友:
为什么我最近会思考人际关系呢,也是得益于我的舍友们哈哈
我晚上回来的时候,三个人帘子都拉的好好的,妈耶,那就一个冷,真的,你就感觉宿舍就是旅馆,睡觉的地方。那如果我回来的早,一个就是在跟她男朋友电话,平时发个消息,都是一个“”图标,就感觉在跟领导汇报任务一样;一个就是低头看手机,问问题也是答非所问;还有一个挺好,回来还能打打招呼好好说话。
其实她们不是故意针对我,她们互相也是这样的,因为没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彼此不会互相欣赏和需要,一开始认识可能还挺稀奇的,但越到最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离开,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留念的。
哎!不同频,没办法的。
所以,我以后会减少回宿舍的频次,到外面自习,完全关注自身学习和成长~其他的,与我无瓜!
说明:
社交这块其实都是在计划之外的,每天记录有点繁琐,这样一周回顾一下,有助于了解平时都跟哪些人链接多,可以梳理下对他们的总体印象和感受,如果是比较愉快的也是重温美好,同时也是对交流的内容进行再次内化,毕竟现在也不跟人闲聊的~
娱乐
1.积极心理学课程45min
2.综艺《新相亲大会》(45min×2)
对!没错,我会看这个,我觉得看这个能学到好多,而且让我很开心很放松,为什么是“×2”呢,因为我对里面的一个男嘉宾很中意,他就是那种不随波逐流,很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且他追求“低物质欲望,精神至上”,很明显从小就看书,家庭氛围也很好,所以我就看了两遍哈哈。
就像孟非说的,怎么来表现我们的品位呢?穿什么样的衣服,欣赏什么样的歌手,爱看什么样的电影,都可以体现我们的品位,包括我们欣赏什么样的异性。
还有,我被柳岩姐圈粉了,真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现代独立女性,希望我若干年后也能像她这般。
总结
精力状态
不好。
我罗列以下原因:
1.饮食方面:这周碳水摄入过多,导致整天昏沉沉的,所以接下来的一周就要多吃粗粮、补充优质蛋白、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了,回归健康饮食。
还有,是水喝多了还是咋滴,第二天起来有点浮肿。这几天温度都挺低的,保温杯还是带上吧,多泡茶,晚上9点以后就不喝水也不进食了
2.睡眠方面:这周每天几乎都将近12点才入睡,早上起的又不晚,所以第二天状态欠佳也是在所难免的了,主要思绪太多,还有拖延。规定:
如果在教室,最晚10点回宿舍,在图书馆,最晚9点40回宿舍,到宿舍就赶紧洗洗收拾,10:35准时上床,复盘,10:45做冥想,10:55戴眼罩入睡。把时间掐好,我就不信治不了我的拖沓。
3.运动方面:下周把运动做起来,运动可以增大精力储备,每周至少三次吧,每次也不要太剧烈,不要超过1小时,维持一个好状态就ok。
4.间歇休息:除了喝水、 离开座位,走动走动,去洗手间、听音乐、散步,还可以穿插做拉伸、冥想、小睡,维持身体和大脑运转的可持续性。
5.每日信息流:下周到7月初,我都会是一名在图书馆发奋学习的好孩子,你一定会看到我孜孜不倦地伏案笔记,背书背到昏天黑地,最后感天动地,取得一个相对还OK的成绩。所以我会控制每日信息流,让自己的思维不要太活跃,缓一缓,拼尽全力去准备考试,该出手时就出手!(给自己打气,加油!)
看了上周的复盘,每次复盘记录的自己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复盘的意义吧。
“持续复盘,才能逆风翻盘。”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