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做个新课题《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断断续续搜集整理了很多资料,但始终抽不出整块时间来梳理。半拉子课件放在文件夹里,时刻警醒着自己。
孔子是个特别讲究“名分”的人,一生都在宣扬“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分在孔子所处的周朝春秋时期,代表着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同,也代表着一种话语权的拥有。
史料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音和)为逃避战乱从宋国逃到鲁国,官职为陬邑大夫,估计也不是什么高官。正房施氏夫人连续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后来小妾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孔子的哥哥孟皮,可惜腿有残疾。叔梁纥为了让老孔家不断后,接着娶小妾,66岁时娶了18岁的少女颜征,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孔丘。
据说,叔梁纥与颜征“野合而生孔丘”,这是孔子人生中第一个抹不去的污点。小妾所生之子,又不是嫡长子,按照周朝制度,孔丘不可能承袭父亲的爵位,这是第二个没有名分。
孔子一生,可谓命运多舛:少年丧父,3岁时父亲去世,孔子及其生母颜征被正房夫人施氏逐出家门,流落乡野;青年丧母,17岁母亲去世,又被贵族季氏家臣阳虎所羞辱;中年丧子,儿子孔鲤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儿子孔伋。公元前479年,72岁的孔子感到时日无多,在临终前把自己的孙子孔伋托付给最得意的弟子曾参。
曾子师从孔子,孔子将自己的孙子孔伋(子思)交给曾子教育,孟子自称是子思门人的弟子,也就是说,孔子是第一代,曾子是第二代,子思是第三代,那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子思的门人第四代,到孟子应该是第五代。
王阳明的“心学”起源于孟子学说,而要追溯孟子学说的根系,准确来说不在孔子,而在子思,再往上追溯,在曾子。
《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在为他人谋事办事时,是否能够秉持忠诚不二的心志?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言而有信?最后一句,老师传授的知识和道德,在生活工作中实践运用了吗?“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光学习,知道了道理还不行,还要去实践运用,这才是知识智慧最总的目的,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源头。
学国学的目的不是讲学,而是运用,是去做利人利己利社会利国家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