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真正的自己》
孟祥麟
27个笔记
PART 2 视角篇
>> 拔高了视野,转变了视角
>> 第4章 开启全新视角
本章导读:
从各个角度改变自己的视角,包括改变自己,站在他人的角度,延伸思考范围,站在整个情境之外考虑问题。
❖第1~2:节改变自己
❖第3~4:节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5节:延伸思考范围
❖第6~7节:站在整个情境之外考虑问题
最有魅力的人为何是最富同理心的人?因为他们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搭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被固着在一种思维定式里。不求回报的爱情为何真的得不到回报?因为你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无效的负循环。只要稍稍把自己的视角挪移出来,挪移到他人的立足点,挪移到超越眼前生活的更远处,挪移到整个情境之外,我们就能发现事物的真实位置,由此发现问题的解决之道。
想得到从未得到的,就要做到从未做到的
>> 水就是习惯。我们每天被不假思索的选择包围着。你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你走哪一条路上班?你到办公室后,是先查看邮件还是先和同事聊天,或者直接工作?你中午吃饭会点什么菜?你多久运动一次?和家人聊些什么?晚上你几点入睡?
>> 一种得到世界避免毁灭的方法,自然就是改变自己的习惯,以新的好的习惯代替旧的不好的习惯。以往所做的事,使你得到今日的生活,而你若想要得到从未得到的,就要去做你从未做到的。
>> 要形成一个习惯,需要三个要素:提示、习惯行为和回报,三者缺一不可。
>> 唯有明确的回报,才能导致习惯的产生。
>> 要想戒掉一个习惯,我们就需要找出这个习惯的回报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一直这样做?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满足感?然后换一个好一点的习惯行为。在保留满足感的前提下,替换掉原来的习惯行为。如此一来,一个坏的习惯就能戒掉了。
>> 培养意志力。首先,要保持心灵的愉悦;然后,要自己为自己定目标,确定目标是自己真心想要实现的;最后,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先从一个关键习惯开始。
>> 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意志力,愉悦感和主动权有效滋养着意志力
>> 是想要当空想家还是行动者?想要在生活中获取什么?为了获取这些东西,你需要养成什么习惯?
>> 我们总是以自己的观点来理解别人,一如别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我们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有如海洋里的孤岛,孤单而自我封闭。
>> 专注的目光之所以令人怦然心动,因为它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藩篱有可能被打破,我们有希望解除那与生俱来的孤独。
>> 同理心的缺失,使一群亲近的人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只看到别人的行为,却没有看到行为背后的思想根源,并急于用自己的想法来否定别人,指责别人,改造别人,把亲情和爱生生地扭曲为伤害。
多少次,我们以为在爱,却在伤害,以为在倾听,却根本都没有听到对方在说什么,以为在与对方交谈,说出来的话却和对方谈话内容无关。
>> 什么是同理心呢?同理心又称为换位思考、神入,它指的是,一个人试图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以他的眼光看世界。好像是穿上别人的鞋子,去感觉他的经验,思想和情感。
>> 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他们的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从而引起了认知力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
>> 长期的资源匮乏,使人们将自己的全副精力集中于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
>> 一种是切近的视角,一种是远瞻的视角。我们要时不时地从当前的关注点跳出来,进入更为广阔的视野,问一问自己:“现在我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所做的事情有多少是对长远发展有益的?”
>> 付出被人接受,就像清水浇灌在树苗上;付出不被接受,就像清水泼洒在木料上。
>> 一个关键就是打破负循环的链条,以一些巧妙的甚至匪夷所思的方法来取代原来的负循环。
>> 针对拖延症的人。要打断负循环,就要把完美主义变为不完美主义,比如,如果是写论文,那就告诉自己,在写了第一句之后不再更改,这样完成一篇论文就容易多了。神奇的是,很多人使用这种方法后,发现写出来的论文比精雕细琢的水平更高。
针对迟到的人。迟到的根本心理原因是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感,因此解决问题就在于改变这种心理。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就是,夸奖同事和请同事帮小忙。
>> 有关面试。面试紧张的时候,你可以坦白地对面试官说,你感到有点紧张。这时候,面试官也许会对你感到同情、谅解,甚至鄙视,无论如何,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他们的表现传达给你,而这正是你要达到的目的:你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情绪就得到了纾解,此外,当别人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你就不再关注自己,转而关注别人,紧张的压力相应解除了。
>> 从长期来看,增强自己的实力才是驱除紧张的根本措施
>> 有关戒酒。你可以规定自己在特定的时间满足自己的酒瘾,比如每周五的晚上八点,不是其他时间,就是这个时间,并且不满足不行。这样一来,双循环就打破了。
>> 在做事中感受自我价值,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提升了,他的意志就会变得坚定,坚定的意志对戒酒有效,对抗其他负面事件同样有效。
>> 最终讲述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跳出框架。当负循环已经形成的时候,我们在原有的框架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通过打断负循环中的某个环节,来终止负循环,让新的正循环得以开启。
>> 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直到昏昏欲睡,失眠的毛病就此不治而愈。
>>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距;表面上是人脉的差距,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象迥异,而后者才是真正决定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