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五分钟商学院里面是这样定义“沉没成本”的:
有趣的顽固的非理性心理,比如现在的我的想法。
四个月前我报名了线下的越南岘港马拉松全马的比赛,当时我是这样想的。
1.觉得自己当时生活忙得太久没有运动,想为生活和我的运动生涯创造一些乐趣和期待。
2.想尝试海外的线下赛事,也没有去过岘港,主要香港去岘港距离近也很方便。去岘港成本也不高。
3.去玩玩放松放松,对凌晨4:00起跑的海滨路线充满了期待。完赛时间4:00-10:00,一大早10点的周末,在很多人都还在睡觉的时间,已经完成了42.195km的海滨全马,在我看来是一件炫酷的事。
虽然我仍然是很久没有运动了,但是我仍然对我跑全马充满了自信,觉得一年至少也得跑两次全马吧。1月7日厦门全马完赛后,1月21日的香港渣打马拉松好不容易抽中签我又因为去当探索组长放弃了。
生活中总是面临各种选择。天平座总以为自己很纠结。
为什么说这件事是沉没成本呢?我在这里要梳理一下思路。
1.8月13日 agency meeting是我是总统筹,每个月的agency meeting大家都特别精心准备,这次还赶上我老板的生日,十分重大。而我自己因为马拉松回不来开会,下午才到,却有可惜。(不过以前agency meeting都是月初,这次在月中我确实没有提前安排时间)
2.有一对夫妻客户过来,老婆要打hpv第二针疫苗,告诉我要为老公配置保险。如果我周一8.13回,周六日就没空接待她们。
这两件事情都还是蛮重要的。
但是我为我的马拉松付出了太多沉没成本。四个月前就已报名,原本买了往返机票,但是中途突然被客户邀请去南京婚礼当伴娘,无法退票改签,又重新买票,8.11南京返回,8.12凌晨4点起跑。没有合适的时间机票。于是从南京飞香港飞河内飞岘港。8.13再回港。也已经办理好去岘港的签证。为了解决来不及领取竞赛包的情况,我还加了一个马拉松好友帮我带领竞赛包。
真的好折腾。连续三天四五点起床,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能耐跑完全马。
但是写到开头我的心里就已经有了答案。
我还是要去!
任何事情都是可处理的!
1.8月13日的agency meeting抓紧时间今天再安排安排,然后确定流程。内容求录音。下午回港仍然可以为老大庆祝生日。我要带着奖牌和岘港特产回来。
2.客户签合同计划在机场进行,我13:00抵达香港,客户15:30飞回去。中间正好有一个时差可以用来签单。
没错,是可以双赢的。
岘港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