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带着珞熙、小枫,远远地笑道,“二哥,五哥,”她轻巧巧地跑了过来,问道,“各位诗仙,你们是不是缺人哪?”
永宁不忘调侃自己的几位哥哥,哎呀呀,你们都是诗仙一样的人物,忍不住显摆显摆自己的文采,想要赋诗了是不是?我带着珞熙、小枫来了,免得你们缺人,联不起句来。
这里出现1个细节,就是瑟瑟含笑站在李承鄞的身边。她一定是李承鄞邀请来的,为的就是在皇家宴会上给瑟瑟正名,让瑟瑟在宣德王面前露露脸,免得瑟瑟还嫁给宣德王做侧妃,坏了他利用赵家斗高家的计划。
同时,赵敬禹允许李承鄞带瑟瑟参与皇家宴会,也代表着他默许瑟瑟嫁给李承鄞,放弃让瑟瑟嫁予宣德王的初衷了。这代表着,赵敬禹心中明白,哪怕宣德王现在坐上了太子位,李承鄞都有能力把宣德王给斗下来。
李承鄞瞧着这几位公主笑道,“你们呀,来得正好,这下人总算齐了!”
他们要联句嘛,所以至少需要八人。宣德王、允王、翊王、李酽、瑟瑟,不过才五人而已呀,再加上永宁、珞熙、小枫,正好八人。李承鄞得意道,“我们终于可以玩‘曲水流觞’了!”
从编剧的角度来看,她安排上场的这八人,也绝不是随意安排的,他们是四男四女,正好彼此唱和,暗示接下来的联句,非但涉及各人的人生命运,还将涉及他们的爱情归宿。
小枫惴惴不安道,“我不会呀!”见到了李承鄞,小枫又开始打退堂鼓了,小枫的潜意识惟恐自己在李承鄞面前出洋相,酒都无法勾着小枫联句了,她是宁可不喝酒,也不想在李承鄞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才这么说的。
永宁笑道,“没事!”
一旁的宣德王开始及时照顾起自己的未婚妻来了,他说道,“我们按律走,你随性,压个韵就行。”
永宁再次承担起红娘的角色,她又撮合起宣德王与小枫来,笑道,“对对对,你看二哥都发话了,就跟我们一块儿玩吧!要是实在做不出来,就让二哥替你受罚!”
永宁不忘打趣宣德王与小枫,她说,你看你不是有未婚夫嘛,哪怕你做不出来,要受罚,他也不会袖手旁观的,你只管让我二哥替你受罚,正好正正“妻纲”,叫他也知道知道,娶了媳妇可是有责任在身,弄不好要受罚的!
小枫听了这样打趣的话,忍不住被永宁逗笑了,宣德王为了自己的体面,也笑着转过了身去,瞧着别处了。毕竟,小枫与宣德王是国婚,他俩就算是没有真情实意,这面子上的相敬如宾也是要做的。
假如小枫没有在宣德王面前表现出她对李承鄞的偏爱,最后顺顺当当地嫁给了宣德王,宣德王与小枫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在外呢,他非常给自己的这位正妃面子,哪怕他心里爱的是李酽,就像皇帝对皇后,书鄞对书枫。
可是,小枫毕竟没有让宣德王替自己受罚呀!编剧借此暗示,小枫根本不会嫁给宣德王,她要嫁的,只能是那个她恨之入骨、又爱之难舍的李承鄞。
李承鄞道,“咱们定个题目,这一轮呢,上阕是天气和风景,下阕是植物和动物,怎么样?”编剧派李承鄞来定题目,而不是擅长文辞的允王来定,暗示李承鄞的文采可比允王强得多了,他是真正的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在瑟瑟含笑瞧着自己的心上人的时候,在一众人等听到李承鄞的提议,纷纷思虑如何作的时候,永宁爽朗笑道,“好啊,好啊,这个好!”在永宁小公主眼里,这个题目,是又切景,又新颖,作起来限制也不大,正好拿来联句,咱们就定这个吧!
宣德王定调道,“好,各自入席!”大家便纷纷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了。宣德王是此时众人当中地位最高的人嘛,编剧当然让他发话,开始联句。
摄影导演首先给了池中的锦鲤一个镜头,又让小枫与锦鲤同框,暗示这锦鲤就是小枫的象征,与揽月阁中一进门水缸里的锦鲤遥相呼应。坐在一旁的小枫,双脚离地,轻轻地晃了晃自己的脚,暗示小枫活泼自在的性子,这个动作,后来的李承鄞也做过,在他给小枫送滋补身体的汤药来,他半坐在窗台上的时候。李承鄞和小枫其实骨子里都是小孩子的品性,这一点倒是十分般配。
小枫新奇地瞧着这一切,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曲水流觞”,当然十分好奇了。只见李承鄞拿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念道,“晚雨初收旋作晴。”说完,便满饮此杯,一旁的时恩忙把酒壶送入水中,叫它顺流而去。
此处出现1个细节,那就是李承鄞是规规矩矩地盘腿坐的。这是自然,李承鄞在旁人面前的时候,永远都是端端正正、仪表堂堂的豊朝太子模样,他只在小枫面前,暴露自己的小学鸡本性。之前已经说了一个翘腿晃,后来还有狗急跳床(为了裴照吃醋说小枫没皮没脸又被小枫狂怼回去的时候)、捶床大笑(见到小枫在他面前小解的时候)、发烧时死死拉住小枫就是不撒手、昏过去也知道是自己心理上的生母来了于是唤小枫“娘”等等等等。
我再来分析一下他们做的这第1首诗。编剧以陆游的《游鄞》为底本改写成的这首剧中诗作,《游鄞》的原诗为:
晚雨初收旋作晴,买舟访旧海边城。
高帆斜挂夕阳色,急橹不闻人语声。
掠水翻翻沙鹭过,供厨片片雪鳞明。
山川不与人俱老,更几东来了此生?
《游鄞》这首诗,原本是一首借描写旖旎山川风光来抒发诗人想要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清丽雅淡之作,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无官场俗务牵绊的人生旅程中,买舟南下,去拜访旧友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暮雨看似连绵,实则很快转晴了,船帆映射着夕阳西下的丽影,船橹拍打水面的声响,掩住了人们的窃窃私语,一时静谧无垠。小舟掀起的水花,惊起水边栖息休憩的沙鹭,船家把刚刚打上来的河鲜送入厨房,烹调着今天的晚膳。独坐小舟闲来无事的我,看着湖光山色迤逦而去,不禁感叹山川不老人先老,又有谁能陪伴我琴棋诗酒、了此残生呢?
当然,陆游的这首《游鄞》并不算是什么上乘佳作,最起码我是不觉得它好的,但是,编剧选定这首诗,应该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多好(不像之前引用的《子衿》、《圣泉宴》、《日暮山河清》等),而是为了借用《游鄞》这首诗表面上的部分诗句,在关键之处做修改,以映照念出不同诗句的每个人未来的人生命运,下面来做具体分析:
李承鄞道,“晚雨初收旋作晴。”编剧借此暗示,在李承鄞斗倒宣德王登上太子之位的过程中,他会遇到看似是势不可挡的败局(晚雨),实则很快便转败为胜的命运(旋作晴)。
编剧安排瑟瑟坐在李承鄞的下手,与李承鄞相唱和。只听瑟瑟念道,“买舟访旧芙蓉城。”
编剧将原句中的“海边城”改为“芙蓉城”,当然不是白改的。芙蓉城,也便是成都城了。若说是刚刚“晚雨初收旋作晴”的李承鄞“买舟访旧芙蓉城”,那李承鄞的这位旧友瑟瑟,应该便是有芙蓉花神美誉的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宠妃,后蜀即定都成都,因为花蕊夫人喜欢芙蓉花,孟昶下令成都遍植芙蓉花,故而成都别名芙蓉城)。瑟瑟容貌端丽,工诗文,又曾经宠冠东宫,与花蕊夫人完全相合。编剧在此以花蕊夫人在国破家亡后被赐死的结局,暗示瑟瑟也将在亡族破家之后不得善终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