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老了,我们就来不及享受了,来不及满足自己的欲望。
可是,大部分人一辈子出不了名,那他们就不享受了吗?不满足自己的欲望吗?
于是乎,我们能看到这样的观点。
等我们老了,想去看看世界,却发现走不动路了;想去尝遍美食,一张口却发现牙齿都掉光了;或者是,攒钱大半生,突如其来的灾难,立马让你转世轮回!
尤其是08年地震之后,大部分人开始思考人这一生的意义。在身边,能更多的听到,及时行乐,得意尽欢等思想观念,这些有部分人是顿悟生命短暂,只不过更多的人是跟风来满足自己永远填不满的欲望而已。
有个故事,一对夫妻出身贫寒,却坐拥苹果系列电子产品,还晒着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他们平时的生活状态,直到遇到孩子患病,发起了轻松筹。在轻松筹结束之后,他们还过着之前的生活。
有人批判他们,认为他们不懂得为未来做准备,在遇到危机时,转而撕开自己的伤口,求助于社会;并说道,“我自己一定不能这样,我要为自己未来有能力抵御风险做准备,我可不想把自己的伤口撕开给所有人看”。
我试着从夫妻的角度来解析。出身贫寒的他们,面对铺天盖地的糖衣炮弹,抵不住内心欲望的跃动,在一次次与自我理性的斗争中,最终沦陷到拥有体面或者名牌的虚荣当中去。
能批判他们错了吗?
我想,不能一句错了就将打上标签。在羡慕别人拥有玩具、新衣服的环境中长大,自然而然,在长大之后,会拼命的填补内心童年所欠缺的满足感。渴望拥有别人的羡慕目光,渴望经历以前所未曾经历过的,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又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极端自卑。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当中,在表面上维持自己脆弱的自尊,内心却极端渴望名牌、旅行等。
我有个朋友,他告诉我,为什么他在拥有薪资后,不积蓄下来,而是选择挥霍。他说,当他年少的时候,非常羡慕班上的同学拥有很多玩具之类的物质,但自己却没有,所以长大之后,拼命的补偿自己,想将自己以前所欠缺的,统统补偿回来。
如果硬是对他们这类人下个定义的话,从最为客观的角度评判,不过是被成长环境所拖累的人,他们缺少人生导师去指引,也不知道如何去抵御外界的诱惑,更不知道自己这一生究竟想要什么。他们只是简简单单的渴望,渴望物质,渴望被多年物质匮乏所干涸的心灵得到满足。
很多文章都在说城乡差距之下的中国年轻一代,我也支持其中的观点,当物质丰富的孩子在二十来岁得以全面发展自己能力时,物质匮乏的孩子在二十来岁却必须将大部分精力用来客服成长环境所带来的局限性上。否则,后者极容易掉入“虚荣”的陷阱,不但将自己陷入穷困,也将自己的下一辈陷入穷困之中。我在这里再多说一句,别轻易给别人贴上类似城市与农村等标签,作为尊重他们的人而言,我更喜欢用精准的定义来描述他们的心路历程。
但是他们这类将财富用来满足自己欲望的人,未来的日子注定了很是艰难。
还有个年轻人的故事,毕业就进入某大型车企的他马工多年,心却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向往大城市的繁华,于是,辞职开始“南征北战”!历经多重困难,身心饱受煎熬,尝遍人间艰辛,最后,选择离开了大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乡。
他在总结这段经历时说道:“年轻时未曾听从别人的劝告,挥霍着每月的薪资与年轻的时间,等进入大城市,发现自己除了马工之外,一无所会,无技能!无积蓄!不得不流落街头,有段时间甚至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这是中国典型的底层年轻一代的生活状态。在他们之间,对社会的怨恨相当之大,在不经意的言谈之间,能听到类似于希望出现社会动荡之类的观念。他们一无所有,但拥有无限的精力和朝气。在生活的压力之下,他们可能会铤而走险。
他们的父辈提供不了人生指导,他们的生活圈子也没有人给他们提供人生指导,他们多数是能过一天是一天,浑然月光族。
不知道这个社会究竟怎么回事,人们习惯于高高在上的批判低于自己阶层的人,却不去深入他们的生活去了解他们,去指导他们。如果说他们良心丧尽,那也是无稽之谈,他们只不过是缺少生活的方向,缺少未来生活的明确目标,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哪里,如何去走。在平时,也不注意积累,将辛勤工作所获取的财富,毫无犹豫的用来填补自己的欲望。
讲了几个底层人民的故事,再看看中国最有希望的群体,青年大学生的聚集地——知乎吧!
在知乎,年轻人当中,最流行的观点是什么?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世界,毫无疑问,终极目的是——获得成功!
不论是二八定律,还是“方向比选择更重要”,亦或是“决定与别人差距的是晚上八点到十点”,以及“二万小时成为一名大师”等。
众多的思想、理论,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得怎么样!这种怎么样归结于一句话就是:提升自己!依照我鄙薄的见识,我在提升自己与获取成功之间,再加一个关键节点——财务自由!
在某本书中,作者自曝在月光族的日子中,明悟了“财务自由”的重要性,并开始了第一个“十万”计划,即在接下来工作的一年半的时间内,存款“十万”,完成之后,又接着存款,直到存到“三十万”左右。作者认为她此时完成“会下金蛋的母鸡”的养成,开始“资本赚取资本”之路,在几年之后,实现十万资本的投入,赚回二十来万的本息。她写了本书《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
会下金蛋的母鸡,来自《富爸爸穷爸爸》一书,讲述我们每个人的第一桶金就是“母鸡”,我们大多数人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将母鸡杀掉,因此终其一生都不能完成母鸡的养成计划,所以,一直过着艰辛的生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努力提升自己技能所赚取资金的速度,永远比不上“资本赚取资本”的速度
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收入是一样的,也就24小时,它不因我们的贫穷或富有,或国籍肤色人种的不同而有所歧视。如果说这24小时是我们的母鸡,那我们珍惜他了吗?
以上这张图说明了什么?
我们的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人的一生应该怎么过?保尔柯察金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垂垂老矣的时候,回顾过往,能因不虚度年华而悔恨”。
现在,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两种人群之间的不同。前者是浑然迷茫,跟随大流,得过且过,不太懂得为未来做考虑,多数过着满足“欲望”的生活;后者内心克制力较强,能够为了未来而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只是大致的分类,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个体差异是相当之大。
在概率论中有个分布,叫正态分布,它告诉我们,不论是什么事情,比如财富,最贫穷和最富有的人都在曲线的两极,多数人是在中间部分;比如身高,最高的和最矮的都在两极,多数还是在某个值左右。
因此,从客观上看,我们这一生也就有个大致的认识,即人最多的那一部分,就是我们以后多数人生活的状态了。
那既然如此,那我们干脆不努力,得过且过算了,如果这样想,曲线的最左级可是等着我们呢!
不论我们是谁,现在是什么状态,如果不想掉入正态函数曲线的左边的话,那就尽快养成自己会下金蛋的母鸡吧!一定要学会自律,为了未来母鸡的金蛋能够抵消甚至多余自己的支出,在母鸡养成之前,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用母鸡的金蛋来支出,而不是母鸡本身来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