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瞅着信使远逝的背影,想,可不能一味沉溺在儿女情长里长吁短叹。于是他果断拾掇了潮湿的心绪,双腿一蹬,向大营奔去。一回营帐,方知他上司高仙芝获授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了,命令他和僚属们立即赶往武威。
刚到武威不久,就听闻大食国(古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等部袭击唐境,高仙芝亲率刘单(判官)等几十万之众远赴碛西出征应敌。
诗人与刘单同在幕府帐前效力,两人一向关系不错,眼见同僚好友有机会亲临前线,岑参羡慕之余,即兴挥毫小诗一首以壮行色。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太白”,亦称金星,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预示敌人的败亡。
一匹战马奔驰疾如飞鸟,掠过渺无人烟的荒野,扑向烈日炎炎的火山。骑者的身手是何等矫健不凡,这是怎样一只无畏无惧的“鸟”!待等大军千里奔袭至遥远的“太白”,嘹亮的鼓角声一起,不但唤醒了胡地的黎明,也必将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使西域重见光明。
仅仅过了一个月,亦即751年6月,岑参又听闻李副使也要远赴碛西,这次他预订了一家酒店,点了几样小菜为副使饯行。席间,岑参举杯劝饮,在热情歌颂远行者不畏困苦戎马一生的壮举中,也将自身欲在沙场求取功名的理想和壮志,完全融入了下面这首祝酒歌里: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这就是盛唐气象,这就是积极进取的时代音响。没有难舍难分,拒绝儿女情长,只有送别时的激励和自勉,永远激荡着一种豪迈的气概,传达出火一般的热情。
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语言通俗,声韵悠扬活泼,节奏跌宕有致,极富艺术感染力。而尾联劲拔刚健,尽显阳刚之气,如今读来仍能振聋发聩,使人热血沸腾。
不过,幕府掌书记的命运,大都随主将的升迁而上下浮沉。
高仙芝是唐代中期名将,他一度东征西讨,纵横边疆,为保护大唐西陲边境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此人生性贪婪,这个弱点在他处理民族关系时暴露无遗。
高仙芝曾有翻越帕米尔高原长途奔袭并一举击败小勃律国的伟大壮举,但后来也因为好大喜功轻率出兵,冒险深入大食国(今哈萨克斯坦境内)腹地700余里的怛逻斯城而招致大败。
怛逻斯之战惨败,使得大唐帝国苦心经营的西域方略受到重挫,唐军在葱岭以西的势力范围再也不复从前。甚至,随后的千年间,中华帝国的铁骑再也未能长期驰骋中亚草原,而随着大食势力的扩张和中华文明在中亚地区的败退,此后,中亚地区逐渐伊.斯兰化。
战败的高仙芝被解除兵权回朝弄了个虚职。顿失靠山的岑参无奈之下只能回到长安,混了个不痛不痒的闲职,在观望中打发着朝九晚五的无聊时光。
此时的唐玄宗已近古稀,晚年昏聩怠慢朝政,国家大事均有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岑参似乎窥见到了大唐盛世背后的种种危机,满心忧思却束手无策。他有点失落,一时在虚无和现实之间纠结,摇摆不定。
好在长安城里有很多好朋友,闲暇之余还能一起出游排解郁闷。这一行人里有高适、薛据,储光羲还有杜甫等等。
一天,几位好友结伴来到长安城内当时最高的建筑物—慈恩塔(大雁塔)下。
登上孤高的佛塔俯瞰,寺庙周围古寂清幽的环境一览无余。超脱虚空的气氛,让岑参突然产生了出世的念头。“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正是他内心此刻最真实的反映。
众人一听,纷纷开始做岑参的思想工作。高适讪笑道,自己快五十了还只是个小小的公安局长;杜甫说,李林甫那个奸贼的一句“野无遗贤”屁话,也从未让自己丢失信心,尽管自己找工作找的好辛苦。你小老弟哪能轻言放弃,随随便便就辞职不干呢!
其他人,也都以各自的境遇,诚心相劝开导。岑参一一施礼致谢后,心想,我只不过是嘴上发发牢骚而已,我背负的家族荣光还没实现,岂会轻言归隐?!
下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