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后”和“00后”的圈子里,有一种玩具突然火了起来:盲盒。
花29块钱,你就能买到一个小纸盒,里面装着一个可爱的人偶玩具,那种能放在办公桌上的小摆件。
但刺激的是,在拆开之前,你并不知道会拿到一个玩具系列里面的哪一款,比如说是穿着泰迪熊帽子的小娃娃,还是穿着宇航员服装的小娃娃。
所以,每一次购买盲盒,就像是一次抽奖,很上瘾。
为了应对学生的毕业考试,最近上课内容主要是刷题讲题,对于职校学生来说,这样坚持认真上完每一堂课太不容易。不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课堂氛围,都不理想,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于是,我想到了用盲盒原理来尝试解决这个难题。
第一步,先让课代表准备两个盒子。
第一个盒子放学生的学号做成的小纸条,折叠起来。
第二个放我准备的一些奖励项目。比如一个棒棒糖、一盒饼干、一瓶牛奶、一本书的十天借阅期、免一次作业……
每次讲完一些题,我就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记忆,然后在第一个盲盒抽取三位同学,检测学习效果,答对一次积1分。
有些题的文字很美,我会当场让学生记忆并背诵,能现场背诵出来也可以积1分。
累计积分3,就可以获得一次抽取盲盒奖励的机会。
之前是点名回答问题,被点名的同学大多数是不情愿的,觉得自己运气差。
现在很多同学都希望被抽到,这样才有抽奖励的机会。
之前讲完题让同学们巩固的时间,成了他们放松讲小话的时间,还要提醒管纪律。
现在书声琅琅放肆记放肆背,生怕错过了积分的机会。
看到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我在每节课开始增加了一个抽查的环节,检测前面讲过的所有内容。
这样,他们早自习晚自习也更积极去巩固学习内容了。
盲盒里的奖励项目也采纳孩子们的建议,慢慢得到补充。比如:上老师食堂吃一顿饭、老师分享一个故事、到教室外面晒五分钟太阳、有权抽一个同学唱歌……
现在,我们都觉得,原本单调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且充满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