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观察兜兜的行为和记忆模式,很遗憾的发现兜兜属于5%的那类型,这样的孩子教育起来非常的吃力,我们来看下这一类型孩子的特点:
触觉学习型,有5%左右的人属于触觉型学生,这些学生让老师、家长特别头疼,但其实他们是很聪明的群体。强迫他们安安静静上课,会使他们感到无聊乏味。他们喜欢与别人近距离接触,身体语言较多,喜欢运动及动态活动,具有创造性。他们学习时需要亲身参与,较好的学习方法是记课堂笔记、反复用纸笔演练、做各种实验,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等等。
触觉学习型孩子的特点
1.学习时总有动作的配合,如在上课或自学时手上总是拿着笔;
2.通过身体的活动来学习,效果比看或听都要好;
3.好动,坐立不安,摇晃椅子或摆弄笔,咬口香糖、笔。
如何帮助触觉学习型的孩子?
哈佛教育学研究生院的主任库尔特 费舍尔认为:“要注意孩子喜欢哪些活动,尽量把学习和这些活动结合起来。”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帮助触觉学习型的孩子学习:
1.训练他的注意力,这样孩子在学习时就不会总做小动作了;
2.建议孩子读课文时配上一些动作,可以手舞足蹈地读,在家里可以边走边读边背;
3.孩子学习数学时可以用一些模型作为辅导工具;
4.可以让孩子像老师一样手舞足蹈地把他学到的知识讲给您听;
5.在孩子学习后给他安排放松的时间,如游泳、跑步等运动。
这些是我从网上寻找到的定义和学习方法,但这是否就可以说孩子一定会学不好呢?因为这群孩子是特别聪明的,他们的生命力强健,善于独立思考,他们关注的东西非常多,具有创造性,只是不适合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他们是肢体学习者,他们学东西有时会很慢,你跟他们讲半天,他都不理解你,他自己在那摆弄,一旦他弄懂了以后就很难忘。我们家长的填鸭式教育和老师的课堂教育模式,让孩子死记硬背是完全无效的,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
孩子的学习方式基本是胎带来的,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学习类型,家长只会连哄带赶,对触觉型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现行的教育体制不适合孩子的大脑,我们可以训练孩子的大脑慢慢适应,但逼孩子死背死记会让触觉型孩子失去最优势的想象力,创造力。
尊重孩子的行为方式,每个孩子的行为方式都是生命的自觉。
兜兜月底就四岁了,我将和她共同成长,见证一个触觉型孩子的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