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接娃回家,路上我们照例抄了近道,从高楼脚沿边拐回单元门口,沿路有割草机割过草的痕迹。
娃:妈妈,这些草是不是疯狂地长过?
我:是的。
娃:妈妈,为什么它们会疯狂地长高呢?
我:……(我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11秒后)因为如果它们不快速地长,就抢不到泥土里的水分和养料,(是的,就朝这个方向回答。我的脑子在飞快地转动。)地球上的很多生物想要生长,都需要水分、养料和阳光,但是这些水分和养料是有限的,只有快速占领地盘的植物或动物才能享受这些东西。
娃:哦!(恍然大悟地)
自从这些”为什么“以几何级数增长之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能轻松地回答来自娃的提问了,觉得自己身体里这半桶水快要被掏空……多储备吧,多看看书,多思考,多交流,多学习。
我这么告诉自己。
年前偶然间看到一个游行舞蹈视频,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吟唱着振奋而又激荡人心的曲调,踩着明快的节奏,踏着昂扬的步伐,行进在街道上。如果你不看画面,单听曲调,就已足以让你心情澎湃。管弦乐为主旋律,配以轻重交替又清晰可闻的鼓点,声声入心,分不清是为战而鼓,还是为舞而鼓。
舞队分为两组四纵列,每列的动作整齐划一,又铿锵有力,舞步进退有度,手里的竹板和扇子配合着舞曲和鼓点,不时击打出动人心魄的节奏。扇子时开时合,骤开彰力,合则显柔。此两组四列,服装分别以粉、蓝间隔而列,粉饰女生,蓝饰男生。男着靴,女着鞋。最令人艳羡的莫过于舞姿的飒爽和干脆,即便是女生的部分也不带半点印象中女性的娇弱与柔媚。
众人的吟唱声,充满青春气息的舞步,伴着舞曲行进在两边驻满人的街道上,让我不禁感慨他们今天是可以是奋发向上的青年,明天也可以是奔赴战场的战士。
服装和道具颇有大唐遗风,宽敞但不累赘的袖口,没有繁复的发型,也没有夸张的妆容,手中的小扇及竹板与曲调和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干脆利落,丝毫没有多余或拖泥带水的动作。总之用四个字来形容:心向往之!于是手机录屏,存起来想着此后找个大块的时间把这个舞学下来。
今天,终于想起了这段舞蹈,回放了数十回,才学会了前四秒且是下半身的动作,光是这数十回就足以让我跪地服软了,年纪不小,再加上久不运动,大腿多块肌肉的酸痛感瞬间袭来,本想着休息一会儿能缓过来,没想到还是高估了自己,于是又放到了晚上。晚上一切停当,下了个剪辑的软件,放慢了速度(0.4倍速),才看清楚上半身的动作,想着带娃一起把这前四秒的动作一起学了,没想到自己学已经很难了,带个学员难上加难!!
又想起了那句话:活到老,学到老!我何苦给自己找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