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市丽春东路,也就是南昌路小学旁,有一个开了二十多年的凉菜店,这是一对夫妻经营的。夏天的时候,我会在他们家买个叫“太婆三丝”的凉菜。
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我会带他去买凉菜。女店主负责调菜,男子搭个下手,负责装菜、递菜等,配合默契。我不太喜欢“太婆三丝”中一种伴菜,只和女店主说过一次,之后,每次买这个菜,她都会重复问我换“不要某伴菜”,让我很是惊讶。他们每天面对那么多客人,却能记住我的购买需求,的确很不简单。
一个小店能在一个地方开二十多年,必定有它独特的运营之方。
今天下午下班,我又去买“太婆三丝”。男店主突然问我:“你孩子读研究生吗?”我说:“是。研三。”他又问:“再哪读?”我告诉他:“在北京。”他又问:“毕业后,留在北京了。”我告诉他:“现在不好说,如今就业困难。”这时,我想起前阵子,我带在家休假的孩子买过他们家的凉菜。他才如此问,这已经过去好几天了。
我反问他:“你们家的孩子呢?”男主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也在读研究社,准备读博士。”我问:“在哪里?”女主人插话说:“在西安某大学。”我真替他们高兴。他们对孩子的表现也很满意,并告诉我,他们家孩子本科学的专业,研究生又学什么专业。我说:“那就读博士呗,读博期间又不用花多少钱。”女主人说:“是的。”我送上祝福,便离开了那里。
从中,我能够看透这个“夫妻店”运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