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学习笔记30条:
1,
商业地产要有发现美的能力,
如何把城市时尚引领到购物中心当中,
让它成为城市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行为模式。
2,
招商好和运营好是两回事,
不仅新鞋磨脚,
还有可能你是平底足。
3,
运营管理要沉在项目里,
分析项目区块,项目客群,
因为区块价值和客群是每年都在变化。
4,
顾问数据是参考工具。
前期招商和后期运营永远需要磨合
5,
新的客群进驻区块,
调整业态和品牌的配比就要着手。
6,
不是包租婆,是保姆。
7,
招商要慢,解约要快。
基本上每天都在谈解约,长痛不如短痛。
痛苦点:填鸭子式招商。
8,
通过推广来梳理和培养你的客群。
9,
商场运营部是个插座部门,
需要随时合作性,
既要推广部和商户之间的桥梁,
也要配合招商去做一些基础的工作。
10,
小运营是方法,大运营是体系。
商场运营的提升,核心是冷区、死角这样的短板提升。
项目管理你要面对的是你的劣势,如果你把劣势解决了,你的优势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11,
如何让消费者多次返场,
需要跟他建立链接,
跟他有共同的记忆。
IP活动是购物中心的人气载体,
要选有客群基础的,
让IP经济最大化。
12,
推广活动的基调需要续约性,
让消费者形成惯性。
营销推广三步骤:吸引、培养、筛选。
运营是链接手段,链接市场和顾客的关系。
13,
商业地产一定要经过非常艰难的培育期,
成功率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
真正去挖掘消费者的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伪需求。
14,
从一个品牌建构的角度,
你品牌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绝大部分的事情都不是随意创新,
都是刻意练习都是需要非常完整的方法和节奏的事情。
15,
当每年都坚持每到一个节点都做同样类型但又不同表现的东西时,
你就会给城市留下一个印象,
这个点会不断地在你的受众的脑海中强化。
16,
品牌上无优势,
就把购物舒适度做到最强。
只有品牌核心能够给人留下印象被大众认同,
才能说这个项目所有的细节都做到位了。
17,
当一个品牌做得足够成功足够细致的时候,
完全可以用拟人化的方式来表述。
18,
一个产品有灵魂,
是因为它能够用一个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代表了它所要表达的一个精神内涵。
然后去赋予它一个非常好的表现形式和最终呈现出来的品牌组合。
19,
谈营销的时候,避不开品牌。
在谈品牌的时候,也无法避免从头到尾的梳理和对产品的认知,
对产品的理解渗透的深度。
20,
商业地产离不开人、货、场的概念,
其实就是把人、货、场,包括平台、商户、消费者、包括你自身,
其实你们互相之间是一个资源互通、利益共享的生态关系。
21,
从非常实体的品牌的打造,
到非常感性投射的整体氛围的渲染,
其实我们在谈很多消费者的需求,
谈品牌的洞察和理解时,
并不是说偏实体就是冷硬粗暴,
而偏感性就是很文艺或者不着调。
22 ,
从数据收集到系统大同,建立一个完善精准标签化的大数据应用平台。
过去我们经营物业,现在经营品牌到未来经营客流。
通过大数据研究客流,是商业未来趋势。
23,
所有商业购物中心的现状,
客流增长乏力,
顾客忠诚度低,
会员占比特别低,
活动知晓率不足5成,
同质化率高,
独有品牌非常少,
销售评效难以图谱。
信息分为三个部分:
属性信息、偏好信息,行为信息。
有机将三个结合在一起,
将整个业务流程,
最终形成可追踪可量化、可优化的应用。
24,
把所有的潜在客户变成支付客户,
最终变成忠诚客户,
这才是真正会员系统的一个核心。
25,
营销的关键四步:
关键始点
内容
强度
26,
商业改造升级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就是物业的保值增值。
27,
新想法植入写字楼就是打造两个圈:
一个是办公的生态圈,
一个是生活的生活圈,
两个圈融合在一起混搭。
28,
硬件永远有天花板。
29,
针对改造街区针,主要做两件事情:
一个是寻找项目价值和重塑项目的价值;
另一个新价值树立。
任何活不起来的商业,
一定是有硬件上问题的硬伤,
找到硬件改造的突破口,
从而树立新的价值。
街区永远存在三大痛点:
第一个叫做通达性,
第二个昭示性,
第三个功能性。
30,
人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
场景的本质是消费者时间的占领,让客户更多在时间上面产生停留。
场景黏性,必须建立人与商品之间的连接。
通过设置商业主题,制造话题,让这个商业人来了以后能够停留下来,打造驻流概念。
时间是商业时代最大的战场,要让消费者更多驻流和停留。
商业空间一定要有社交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