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and Guilty for Lolita.
四川旅游时开启了【Lolita】这本小说。最初是被序言简介吸引。——
20世纪最受争议也是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作为一份病历,【Lolita】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部经典之作。1954年完稿后,此书一直被当作是色情书籍在各国被禁。
——但其实,认真读过,会发现,是一部情感上很立体的小说,会让我想起不久前看的【呼啸山庄】。简单讲,是一个中年男子亨伯特对一个未成年少女Lolita痴情一生的悲剧故事。
与其批判亨伯特的恋童癖使得Lolita的堕落,不如说Lolita也有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从小说本身,或是电影情节出发,Lolita从小就是单亲妈妈带大,从小缺乏父亲的角色是恋父情结形成的重要因素。Lolita经常吵闹,满口脏话,有攻击性是具有恋父情结的女童一个特征。小说中,Lolita和亨伯特第一次发生性关系之前,“乱伦”是从Lolita口中调皮而不忌讳得说出来的,从文字描写上看,亨伯特在与Lolita的关系上是更加的羞涩和矜持,而第一步也是Lolita迈出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但剧情的发展,Lolita是从开启,陷入,到最终的抽离;而亨伯特从被第一次带入,陷入,但最终无法自拔。两人逐渐背道而驰,直到最后的悲剧。
亨伯特收信后去看望怀孕的Lolita,给他生活费,却一直希望她跨过那25步的距离回到曾经熟悉的车上,回到过去的那几年的纠缠中,内心的挣扎、纠结和祈求,内心深处他渴望与Lolita回到曾经他认为的美好中,然而他隐约明白Lolita是终究要逃离他的,终究不属于他的,但他抗拒这个事实,他否认这个事实。于是,这些内心矛盾斗争最终的折中解决方式是,将结果归咎于奎尔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防御机制会通过自我(ego)进行折中来调节内部的矛盾,将不愉快的结果归因于外界来释放内心的压力。但自我防御终究是自我欺骗,过度的自我防御会带来心理扭曲。
亨伯特在对奎尔蒂开的那一枪之前说过:在这件事之前所发生的事,我都是忏悔的,而这件事是不需要忏悔的。与奎尔蒂的面对面交谈中,亨伯特发现奎尔蒂的行为比自己的那种恋童癖更加肮脏而变态。亨伯特对奎尔蒂的杀心源于厌恶他对Lolita所做的一切,转变到发现他与自己所差无几时的厌恶和憎恨,于是,杀他也是杀了自己,成了自我救赎的一部分。
亨伯特的内心至始至终一直是矛盾而挣扎的。这些变化的呈现,小说和电影的结合才能有最好的理解。字里行间能感受到的是,亨伯特为亲近Lolita而成为她母亲爱人的伪装,作为父亲和情人双重身份的冲突;以及最后的深沉爱恋和因愧疚而寻求自我救赎的挣扎。从电影的视觉感受上,很清楚体会出,从最初亨伯特对Lolita的怕过于亲近又怕远离的纠结,占有Lolita和失去Lolita的患得患失,意识到Lolita内心的远离和否认这个事实的拉扯。
对这部小说和电影普遍的定位是一部恋童癖小说。但恋童癖在定义是一种对儿童感兴趣的’性取向’病理性偏好,并且在行为上长期多次以儿童或性发育为成熟的少年为对象,靠猥琐甚至奸淫来获得性兴奋和性满足。但小说中, 恋童癖只是起因,亨伯特在后面的行为上,很大程度是出于对Lolita的爱恋,绝不仅仅是在未成年人身上获得性满足,从他后来与Lita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依旧对Lolita有无穷无尽的眷恋完全可以看出他对Lolita的爱超越了性。他说:
我看着她,看了又看
就像我清楚的知道我会死去那样,我知道
我是如此的爱她,胜过这个世界上我所见过或想象得到的一切
胜过任何其他地方我所希望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