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期,微信在内测“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这个功能里面有三个选项供选择:
半年内无单聊
无共同小群
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
分类清晰,筛选出来后,他们是去是留全然交由你决定。
我跟朋友D介绍了这个功能后,他一阵感慨,他跟我说,这是否意味着有一些人连暗恋的资格都没有了。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朋友S的故事,他自高三毕业后一直暗恋一位女生,有表白过,但是表白手法太隐晦,因为他是在愚人节当天说的,当时女生并不太在意,权当他开玩笑,于是他只能把喜欢放在心底。
但是他暗恋到什么程度?
他的每条看似寻常的朋友圈下面都有着深藏不露的心机。
她是个文艺女青年,他在她的朋友圈底下写出文艺小清新的句子来评论她。
他会把她的每一个赞都截图,他一遍遍刷朋友圈等她回复。
他给她建了一个独特的分组,这个分组只有她一个人,他总喜欢发状态,想要让她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他曾经跟我说过,他最兴奋的时候是她在他生日的时候对他说了声:祝你生日快乐呀,平安喜乐!
那时候我嘲笑他,我说:你整天发那些还不如当面跟他告白,要不我去帮你一下,不行当断则断。
他跟我说,我真想把她忘了,可是我做不到,我害怕我一告白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我不禁为他黯然,暗恋最痛苦的大概就是:怕她知道,怕她不知道,怕她装作不知道。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句关于暗恋的描述:
好像在商店看到喜欢的玩具,想买,钱不够,努力存钱,回头去看的时候发现涨价了,更加拼命的存钱,等我觉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回去发现已经被买走了。希望不会在垃圾堆看到这玩具,不然我依然会把它捡起来。
暗恋最好的结果是两个人在一起了,这值得让所有人祝福。但是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奔波在暗恋大军中隐藏于一个黑暗的角落默默看着喜欢的那个人。
以前觉得最让人伤感的事情就是:我点开你的朋友圈,看到一条灰色的横杠。
但想想似乎还是能找到心理安慰,因为能在共同好友的评论上看到她。
但现在很有可能就要从此消失在她的好友列表里,这一个结果估计会让很多正处于暗恋的人黯然心伤吧。
02
在试过这个功能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概是说“基于微信内测的新功能,检索后好友列表所剩无几,对此你怎么看?”
有朋友评论:很多人不认识却要天天联系,比如客户,很多人是老友,可是很久不联系。
不得不承认,微信的极速发展,朋友圈活跃到至今已经不是单纯的朋友圈了。
里面会有你经常聊天的朋友,有你暗地喜欢的人,有过节互相问候的同学,有从不说话只点赞的朋友,有给你发薪水的老板,有让你时刻联系的客户,也有经常向你汇报工作的实习生。
于是朋友圈的属性变得很杂,你的老板会叫你转发链接,你的好朋友会刷屏他代理的微商,你的叔叔阿姨发一堆的萌宝大赛让你点进去投票,还时刻叮嘱你每天一票,不可停。
长久以此,你感觉非常伤感,于是你设置了分组可见,此后,你发的内容指定人可见。
但微信也是个温情的主,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它辅助你做了减法。
比如之前的“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个功能让很多微信用户很喜欢,因为这意味着将减少暴露自己的缺点,即使自己发泄情绪,三天后也不可见了,之前所有的黑历史,也隐藏在历史的遗迹中,不为人所知。
再有就是现在的“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
03
英国人类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曾研究过一个人能维系多大朋友圈的命题。他于1993年提出了“邓巴数字”,他在研究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时,发现物种的大脑新皮质(大脑在进化过程中最后形成的部分)的平均大小与每一物种社交群体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他估计,将这一结论推导到人类身上,人们的社交圈人数应该在150人左右,其中包括了亲朋好友及经常碰面的熟人。具体来讲,5个死党、15个密友、150个朋友,这是一般人维持的社交关系。
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也让很多人争论,不常联系的朋友,还算不算朋友?
一个事实是,如果你的朋友全部存在于微信上,那你一定是非常孤独的。
因为社交的基本原则是面对面的交流,微信上再好的朋友也会有冷淡的一天,但现实中却不会。
社交的方式不仅限于一种,我的朋友不在微信找我,也不为我点赞,但我们会通过电话联系,这一通电话,我觉得比你在微信上聊一个星期都足。
所以网上很多无意义的争论只是因为自己对朋友的定义不同,我所理解的是:作为朋友,不需要为我赴汤蹈火,不需要为我两肋插刀,不需要随叫随到,因为我也未必能做到这点,只要让我知道,你一直在那里,很长时间的不联系,但等到了见面的时候依然如当初一样熟络。那样就好!
所以无论微信如何变化,功能变得有多强大,但丝毫不会影响我和我的朋友的关系,影响的也只是人生的大多数过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