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精英主义?精英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中的权力集中在做重大决定的少数人或小群体的手中。虽然一个政治精英可能为另一个所取代,导致一个既定的精英层的组成者可能在不同时代有所变化,但精英统治社会的规则保持不变。这与二八定律很相似——社会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只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的手中。
《精英的傲慢》这本书的作者迈克尔·桑德尔是美国哈佛大学政府系的讲座教师。他之所以写下这本书,是为了激发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与大学毕业生重新思考成功的意义,告诫他们不要忘记一路上帮助自己的机遇和好运。那些顶尖大学录取的人,还有那些找到好工作并赚了很多钱的人,都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就主要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工作。这是一种典型的“优绩至上”的思维。正如书中所说“优绩主义其实本来蕴含着一种打破固定阶层、让社会流动的许诺,但现实情况是,它最终没有实现它所许诺的理想。”优绩主义至上导致了精英阶层的傲慢,很容易忘记一路上帮助他们的机遇和好运。
意识到运气在生活中的作用会让我们变得谦卑。这种谦卑的精神就是我们现在需要的公民美德。它驱使我们重新定义成功的观念,为我们超越优绩制的暴政,走向一种少些怨恨、多些包容的公共生活指出了方向。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越努力越幸运"背后的优绩主义陷阱。
"优绩至上"的第一个误区在于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天赋并不是通过努力得来的,这种不可控性被称为"基因彩票";除了一个人的天赋,社会对个人天赋的需求不同也会造成明显影响,例如踢球的天赋与掰手腕的天赋可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而这也是不受个人努力控制。而人们在总结经验的时候,人性都倾向放大自己的努力,无视自己的运气,选择性回避乃至遗忘自己的家庭、老师等社会关系的助力以及其所处社国家和时代所带来的红利。
第二个误区,是为社会的不平等进行了辩护。"优绩至上"可能会将社会的不平等合理化,拉大阶级差异。在整个社会营造出贫穷都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努力而导致的。那些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人,可能会陷入竞争焦虑,以证明个人价值;而芸芸大众则很容易在道德上被羞辱:他们没能成功,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不能自控。
我们要警惕优绩主义,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个人努力的价值,而是要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可能仅仅是不够幸运,而非不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