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1 略阴略雨很冷
文中,源于文青,听起来却远没有文青有那种欣欣向荣之感,酸涩而略显拘谨,却又觉得莫名适合。我就是很想写字,却钝于笔尖,彳于主题。
这个冲动源于朋友圈里分享经历分享心得的朋友,想起曾经也十分热衷写字却很不爱分享的自己。那就当写游记样写下我认识了一年半的墨尔本吧。
人
大部分成年人礼貌友好热爱微笑略微慵懒脸上鲜有戾气,我总觉得那种表情是种被生活滋养而非被生存磨砺的表情。说起来惭愧,在国内从未丢三落四掉东西的我在这里忘过三次包,一次在商场座椅上打电话时忘记,两次吃饭的时候忘记。第一次回去座位找的时候有位男士走过来问我是不是忘了包,然后告诉我他怕别人拿走就把包交给了旁边店铺的工作人员,但是担心我回来不知道去哪里找就一直等着我,我算算他应该等了我四十多分钟。后两次店里的店员都帮我把包收了起来,所以三次算是有惊无险。这里除了由衷感谢真的就剩自我反省了,我总不能靠着丢包一次次的考验一个民族的人性和一个国家的国性吧,但还是要说我被温暖了。
当然也绝对不是哪里的月亮就特别圆,这里有的teenager就让我很吃不消,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去泡温泉,在一个公共开放的地方,有台阶大家一起坐在里边泡,我坐在台阶靠边上的位置,手扶着旁边的栏杆,结果一个小女孩(目测年龄不到10岁)突然游到我的面前对我说你不能坐在这里,你走开。当时我愣住第一反应以为我坐在了不允许坐的位置,但四处张望却没看到禁止的牌子,还没等我开口,她突然伸手打了我的胳膊说你不能扶着个栏杆,这些都是我和我朋友的地方。我至今还不能忘记她的脸和表情,明明一个身体还没发育的小孩却有着非常成人的脸和复杂神情,完全不是天真或者小孩子的耍小任性,那和美国校园电影里出现的抢女主男朋友喜欢霸凌的女配bitch如出一辙的表情让我十分惊讶,甚至多过愤怒。我判断不出这里是不是有种族因素,当我正在思忖我应该怎样给出一个不丢中国人的脸但同时也不丢一个大人脸的回应的时候,小姑娘转身游到坐在我旁边的一个男生朋友那里,从水面付出,换上满脸笑意和他讲话,并且像一条鱼一样快活的在他前后游来游去。我没判断出这到底击中了我三观中的哪观,也没判断出这十分不舒服的感觉到底是人种代沟年龄代沟还是性别代沟,只是我有认真想过如果我在国内被一个熊孩子这样对待多半我应该不以为意,它真正击中我的应该是那种这是我的地盘的带有优越感的气焰和睥睨的神情,不管是泳池还是这个国家。
教育
我粗浅观察过这边父母培养孩子的方式,看起来是父母不把孩子当成孩子的散养随他去方式,鲜有那种眼里都是爱心恨不得把孩子都融化在自己目光里的父母,感觉更多的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成年人,一个人格健全完整的家庭成员来平等对待。看着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羁不服管教,我也不知道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是最好,只是在看到大部分成年人都退去叛逆变得彬彬有礼,猜想着他们在从叛逆到有礼的成长道路上应该接受了不少社会课堂的教育,交了不少人生学费,但这种改变归根应该是自发矫正形成,而非听从家长从小灌输的说教硬性过度而成。简单点说就是一棵小树没有被过多人为修剪,但在当地的气候水土微生物等等一系列因素作用下自发长得参天茁壮适应环境。我觉得这种成长方式最好的一点是可以保持一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内外统一,能够构建比较好的内心秩序,而达到这种状态最大的益处—一是可以接纳自己,二是因为接纳自己而快乐,这就是为何我觉得他们脸上都有着一种被生活滋养的没被过多雕琢和硬性改变的平静幸福的表情,简称做自己。
个人感觉这边的眼镜业并不太发达,原因是戴眼镜(不是墨镜)的人实在不多,记得一次我坐在路边的咖啡厅盯着过往的行人直勾勾看了20分钟,就没看到戴着框架近视镜的人(包括一大队路过的学生)想想澳洲的学生不咋学习所以不近视,可是我们近视也不都是认真读书的结果啊,为啥我们的近视率这么高。应该和澳洲学生户外活动占据大比例有关系。我经常在各个公园看到老师带着学生做各种户外体育锻炼,在各大美术馆碰到老师带着学生来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做笔记完成各类作业,好像这些占据的时间一点也不比课堂学习占据的时间少。但我们学生时基本上除了学习,大部分的爱好还是以用眼为主,家长还会希望孩子报各种乐器绘画等班,但户外运动占据的比例就比较小,这就难免近视的人越来越多。非常爱美的人表示近视为了不戴框架眼镜(因为会显眼睛小)到哪里都带隐形实在是太痛苦。跑题~
这种多重多元化教育我觉得最好的一点是可以培养基础审美,可以早一点知道世界不是井底之蛙头上四方方的天,可以早一点知道你不是真理谁都不是真理我们都不是上帝。之前罗振宇说成长就是把自己打碎忍痛重组的过程,我希望你我都可以早一点构建少一点痛苦多点机会少点代价。改编知乎上的一句话,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虽然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而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艺术品,经历的多元教育,领略过的世界,走过的路,终有一天也会成为你的气质和风骨。而这些如果都恰巧是在你最适合学习和吸取的年纪得到浸染,在成长到一定年龄得到沉淀,那么它会开启你一个怎样不一样的人生呢。我没机会重试,希望有机会的人把握然后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