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18》粗鲁粗糙的人没有希望!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冰雪浅见译文】

孔子(鲁国人)操着官方语言(春秋时方言很多),吟诵诗经、书经,而且参加正式典礼仪式的时候,都是讲规范语言。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什么是“雅言”,有多种说法,实际应该是指当时西周国都(今陕西西安地区)一带的方言,称作“官话”,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或国语。

“执礼”,应该是指主持大型活动。《论语》里说孔子有三件事情是慎重对待的,其中一个仪式是祭祀,这种庄重的氛围应该是需要讲规范语言的。

也有学者认为雅言就是:诗、书、艺、礼。可能当初记录有疏漏或在流传过程中勘误发生。熊十力先生则认为,“执”应该是“兿”之误。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契合孔子常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术之美乐在孔子的世界不可或缺,可以说在老夫子在希冀大道实现的梦想途中,即使困厄在陈蔡之地,诗艺在远方给他点了一盏不灭的明灯呵!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至于第一句的“所”字,译法不同——

杨伯峻先生将头句翻译为“孔子有用普通话的时候”;

李泽厚先生大概对此章的“所”字没有恰切的训释,就将此章头句翻译为:“孔子所讲的文言:……”;

大儒家朱熹《四书集注》里把“所”翻译成“用”,说孔子吟诵诗经、书经、主持礼仪的时候讲官方普通话。应该是这样吧!我也不能想象用山东方言主持的腔调!那个时代大家都是唱诗的,孔子曾把诗三百谱成弦歌唱之。诗经节奏那么美!想想就于耳不绝如缕。古代文化大家都是六艺俱全,像白居易的《琵琶行》: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轻拢慢捻抹复挑”,你能想象一个不懂乐器的诗人会用这些动词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孔子也曾学韶乐三月,说其尽善尽美,三月不知肉味;而且那个时候周天子专门有采诗官,摇着金铎或木铎一路实地调研,采风收集民歌童谣以访民意。

采诗官现在还有吗?我不知道,每天只看到大家都在为稻梁谋生计劳碌,地铁口如果有人还能弹着吉他唱歌,就是目前唯一残留的街头艺术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论语》参考书: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中华书局出版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中华书局出版

《论语今读》,李泽厚著,三联书店出版社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注,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出版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出版

《论语新注新译》,杨逢彬,北京大学出版社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中华书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