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书笔记,往往比看书费时费脑。读书像是吃大餐,或饕餮或清淡,能量输入毕竟算是被动的享受;写读书笔记,像是把刚刚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然而你还不能照搬照抄,非得加入自己的感悟心得才行,于是又得匆匆整理一番。
抛开原书写感受,没看过书的人无法感同身受;照着原书码字,又没了意思。我多半在读书的时候在某处匆匆记下几个字,不中断享受”美食“;读罢一章或一本,马上搭出框架,再看一遍重点章节慢慢填肉,多写写自己和身边的事例,多聊聊读这一段时候的感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希望过几年再来读时,能有知行合一的力量透过几年的沉淀消化落在纸面。
精进--2.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悟]放弃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悟]我相信奇迹,偶然中有必然。详见《无条件信任的力量》
采铜对人性的分析很到位,“选择”这个话题再一次切中我的要害。我曾多少回在选择中纠结不已,落子无悔的决断恰恰是大多数人在这个浮躁又多元化的社会中最欠缺的,一面贪心的想要更多,一面恐惧的不愿失去到手的分毫,停留原地左顾右盼、踟蹰不前,结果未必就比扔鞋或抛硬币做出的选择好多少。这是说笑,但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呢?
[悟]摇摆之中,丧失时机。详见《摇摆:
难以抗拒的非理性诱惑》
2.1、树立最高目标,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悟]不只“满意",而是要"最优"
[悟]价值感,从普世价值中悟透自己的终极目标。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悟]及时止损,减少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
所谓满意原则就是说,在未知的待选项中如果看到了满足内心要求的选项时,那就到此为止了,其它的选项也就废弃不再看了,并不会对待选项逐一比较,最后选择出最好的那个选项。
[悟]心满意足,到此为止,格局决定结局。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要求不高,很可能就不会做出最好的选择。那么,我们不管是择校也好、找工作也好、找伙伴也好,还是人生选择,都尽量往高标准去,这样你才能努力权衡,选到最好的。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悟]站得高,立意远,定位准。详见《定位》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想找个地方吃饭,如果是随便能填饱肚子就算了的话,你走到街上,看到了基本能接受餐馆或大排档或者快餐店也就进去点个餐,吃完了事。但如果你吃这餐饭是有要求的,比如说,这个餐馆得上档次、有特色、环境也要好、还要卫生放心,那你可能得多找几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最后选一家最好的才去吃这餐饭。
你看,有高要求和没要求,最终导致的选择结果就是不一样。
[悟]自信,信任,信仰,信心。
哪什么才是最优的选择?这个因人而异,最终得问回你自己“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悟]心智模式,心智特征。详见《选择:为什么有些人我行我素,有些人从善如流》
举个例子:颠覆了美国教育界的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面临高薪的金融工作和伟大的公益教育项目这一重大的人生选择时,毅然选择了后者,因为他明白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他所热爱的,也是他内心正真渴望的。
[悟]灵魂与身体有机融合。详见身心灵相关书籍
在现有格局上,向上一步
谈到格局,作者标新立异从目标、眼界和信念三个维度阐述四个格局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零度格局: 盲众
目标: 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 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 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
一度格局: 逐利者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 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 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 理念人
目标,“理念人”(manofideas),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 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 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
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三度格局: 至善之人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眼界: 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
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 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诚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
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我们无须期望自己能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拥有史怀哲这样的精神高度,毕竟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平凡的普通人。也未必一定要像理念人那样为人处世,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只是希望你能在自己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再稍微往上走一步,能够看到一点更大的天地。
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象和噪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如果世界上有1111个人组成,1000个人是盲众,100个人是逐利者,10个人是理念人,1个人是至善人。我相信大多数自认为很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努力向上之人,也都是处于逐利者这个范畴,有多少人活着是致力于发现真理或者拯救苍生,但如果你稍稍往上走一步,能从盲众变为逐利者,从逐利者增加一点点无私奉献的格局,世界会给你一个全新的面貌。
选择时要突破局限
[悟]局限就自限形成的格局,无限思维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格的、家庭的、经济的、地理的、思想格局的、环境的,等等。但当你做选择的时候,记住,这是关乎质变的重大时刻,尽量让自己突破自身局限性,能向上一步,就站高一节台阶,你会看到更广阔的道路和天地。
[悟]提升心量
一个成熟的人,他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那么内心笃定的高标准来自什么?我认为来自见识。可以不认识任何大牛,但看过他们的书,你会知道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可以不舍得花几十万去读长江、中欧商学院,但我朋友花几万读个人大没本子的MBA课程,我花了1万上了和君商学院的网课,却能给我们通往未来职场发展做几块砖的积累;可以不是大牛,但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应该不自觉的向他们学习和请教,你会发现原来和你一样坐在格子间的同事,或者一起玩闹的小伙伴有那么多优点和长处;还有很多,受我自身局限,请大家自行开脑洞。
[悟]思想上向大师,向经典学习,工作上向专精尖学习,生活上向所有人学习。
这些都是突破局限的方法,从学历到思想高度,从时间有限到地理阻隔,总有人会有办法想着突破。
[悟]一切皆有可能
2.2、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才能发现更多的选择
[悟]多样的世界,多样的路径。详见《拆掉思维的墙》
当我们进入某种进退两难的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
[悟]思维方式的大换血,挣脱隐含牢笼。
而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我们思考的角度和范围。
[悟]开放性思维。发现自己的无知、狭隘和浅薄是一件辛运的事。
而这种隐含假设的威力在于,虽然它们存在,你却意识不到,而且还时时刻刻被它们影响着。
[悟]心灵秘密与内省之道。详见《隐形的力量》
生活中的隐含假设有很多,作者提出了赛道假设、低关联假设、僵固型心智以及零和博弈这四种思维的隐含牢笼。我抽选出其中特别常见的两种:
第一种常见的隐含假设——赛道假设:最典型的一句教育名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一种典型的赛道假设。认同这种假设的人就会很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要取得一定成功,一些必要的竞争是难免的,但不要被这种假设困住。其实每个的禀赋不同,条件不同,内心的渴望也不同,不一定事事都要和别人竞争,更重要的是关注自我成长,培养最合适自已的兴趣爱好,选择内心正真向往的方向而努力就好了。
[悟]竞争与合作是永恒的主题,各有各道,条条大道通罗马。
第二种常见的隐含假设——零和博弈:暗自认同零和博弈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跳出这个隐含假设的一种思维就是双赢思维,而双赢方案才是他们的第3种选择。
[悟]协同思维。详见《第3种选择》
低关联假设认为事物之间关联度很弱,缺乏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悟性。
[悟]世界是普通联系的,关联律,系统思维。
僵固型心智的人眼中的世界是静态的,而不是发展和运动着。比如,他们会认为今日的失败也就代表了以后的不成功。
[悟]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认识到隐含假设有局限我们思维的坏处,那么我们就应该与它们说再见,僵化的教条应该被更灵活、更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框架代替,以开辟更多的可能性空间。
[悟]创意创新创造。《让创意更有黏性》
书中讲了3种思维框架,分别是目标悬置、能力嫁接和特性改造,这里我着重说说第一种思维框架:
目标悬置:如果同时有两个目标A和B的时候,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这样处理:要不就是先完成A目标然后再去完成B目标这种串行模式;或者是采用A目标和B目标同时运作的并行模式。这种情况其实可以有第三种处理方案,那就是“目标悬置”。什么是目标悬呢?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目标暂时放一放,但不是放弃,只是悬置。
举个例子: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10月宣布开启一项学制改革,将传统的集中在18~22岁区间的连续四年制学习改为可终身多次进出学校的六年制学习。他们把这次改革称为“开环大学”。这无疑是一场目标悬置的大胆尝试。
[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
2.3、选择太多怎么办?
[悟]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减法。详见《学学艺术家的减法创意》
以前,人们因为条件的限制、选择匮乏而苦恼;现在呢,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机会也多了,人们反而因为选择太多而发愁。那么,出现多个选项而拿不定主意该如何选择的时候该怎么办?
[悟]向巴菲特学习
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利用“精细化思考”的专业筛选方法。
维度分析法:就是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最后再汇总各个维度的评估分数,从而进行比较并做出最优选择。
举个例子:下面以职业选择为例,对维度分析法分成四个步骤进行说明一下。
第一步,重新定义问题。从源头开始梳理,去想想你为什么要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才是真正想要的?
第二步,因素穷举。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这些特征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比如说:收入、工作地点、自主程度、工作强度、团队氛围、工作环境等等可以列出一大堆。只要与问题相关的就尽量都列出来。
第三步,因素赋值。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5分到5分)。这里为什么会有负分呢?这个负分主要是表示你不想要这个因素的程度。比如说,有些人他就特别不喜欢出差,希望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那就可以给这个“出差”因素打个-5分。那0分的情况呢?它是说这个因素对你来说根本就可以忽略掉的。
第四步,因素打分。列出一个表格,依次对可能的工作机会职业价值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0到5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逐一相乘,就可以得到每个待选工作机会各个因素的加权分。再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相加,即可得到每个工作机会的总分,然后取得分最高者。
[悟]多维度观念,思维,方法,技巧
当然,维度分析法虽然有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选择情境,尤其对于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特别强的情况或者复杂度过高、涉及面过广的情况也同样不适用。
在这些情境下,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很可能比维度分析法这种理情分析更好。可以参照一下“拇指原则”,它是由经验形成的、只考虑少数因素的简单规则。
举个例子:比如说,选择结婚对象,你如果去罗列出一个详细的维度表格,依次打分后比较总分,似乎就显得比较滑稽了,倒不如依据由作者提出的一个叫婚恋拇指法则——也就是说以“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作判断,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悟]决断,直觉,心向,原点思维。详见《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直觉:你所不知的潜力与危害》《唤醒直觉》
关于选择,似乎有太多话可讲,每个庄严出牌的时刻,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惶惑里,我们可能无暇坐下来好好拆分因素或是来个简单的SWOT分析,那样理性的思维并不是太多人都能拥有的。
心学大师王阳明却说,心即理。你的良知会告诉你如何去选择,哪怕无需太多思考和分析,只需遵循良知的指引。那什么是良知,每人的良知是否也不尽相同,守仁先生毕竟是圣人,一般人的良知是否足以去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出最佳选择?
有时,我又会想,一次选择的错失最终会被之后的选择纠偏,如果你是那样的人,最终一定会走向那个终点,不管绕远还是直达,无论坎坷或者平顺,生命的意义本就是体验和经历。Anyway, 都希望你我都能在每次选择之时冲破局限,摆脱思维牢笼,做出当下最优的选择。毕竟,重要到影响人生的选择一辈子不过几次罢了。
2.4、如果选择错误了怎么办?
[悟]信息畅通,过程反馈,及时纠偏,重新启动
通过认真衡量过而做出的选择,我们当然是要努力去达成目标的,但是一次关键的选择是否就一定要定终生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出现关键要素的变化、颠覆性事件的出现、或者,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设想并不对,又或者你内心的愿境改变了等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我们是有必要对选择进行修正,或者重新选择,尽量做出有建设性的改变,这就是校正选择。所以,重新选择并不用推倒重来,而真正不该放弃的是——个人内心真正的追求。
[悟]有白天鹅,一定有黑天鹅,我们处在一定不确定的世界,未来并不确定,只是一个方向。
举个例子:这里说一个传奇人物韩裔美国人珍妮·苏克的传奇成长经历。2010年,37岁的苏克就成为哈佛法学院首位获得终身教职的亚裔女性。那本《我想看到的世界》的书就是她回忆自己成长经历的自传。
少年时的苏克舞蹈天分很高,可是她15岁时,因其父母怕耽误其学业而被迫终止了其舞蹈训练,导至她成为芭蕾演员的梦想就此破灭。接着,本科就读于耶鲁大学时又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后来还获得文学博士。然后又发现文学研究并不适合自己。转而对法学产生兴趣,并在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博士。还给两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做过助理,最后,她回到哈佛大学法学院成为助理教授。苏克的人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但她并没有放弃其内心真正的追求。哈佛学院没有让她失望,她对那里的一切感到兴奋与痴迷,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兴奋和快乐”,如同芭蕾舞时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正是她找到了自己所爱的标志。后面十多年法学领域的学习与研究生涯进一步证明,法学正是她可以热爱一生的事业。
[悟]内心的火热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激发,不断进取,不断肯定,不断享受其中的乐趣。
小结:
中国的一句古话说得好“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我们应该树立最高的人生标准,这样我们在选择时才不会随便选个差不多的就行了,而会尽量选择更好的。我们要打破隐含假设的限制、运用更灵活、更有包容性和更加开放的新思维框架,从而找到更多的可能性选择。当选择太多时可以运用“精细化思考”的“维度分析法”精确评估并找出最优选择。如果之前的选择有误,可以先弄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是什么,再进行校正选择,并做出有建设性的改变,而不是一下子完全推倒重来。
[悟]全新思维,重建生命。